《五代史阙文》是北宋文学家王禹偁于真宗初年撰写的杂史类作品,成书于薛居正《旧五代史》之后,旨在补充正史避嫌或漏载的五代君臣事迹。全书共辑录梁、后唐等五代十七则遗闻,多取材于耆老口述,按朝代分为五部分,涵盖朱全忠避祸、后唐庄宗“三矢遗命”等轶事 [1] [3]。
书中每篇末附“臣谨按”考辨史官讳笔,如揭《梁史》隐晦张全义家事、《庄宗实录》删减张承业谏言等内容,以“述而不作”为编撰原则。所载史实因被欧阳修《新五代史》及《新唐书》引用而受后世重视 [2] [4]。该书现存一卷,收录于《四库全书·史部·杂史类》,其体例与考据方法对宋代史学具有参考价值。
- 中文名
- 五代史阙文
- 作 者
- 王禹偁
- 出版社
- 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中心 [2]
- 类 别
- 杂史类
- 创作年代
- 宋代
- 卷 数
- 一卷
作者简介
播报编辑
禹偁字元之,钜野人,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官至知黄州,事迹具《宋史》本传。
版本信息
播报编辑
《五代史阙文》·一卷(浙江巡抚采进本),(宋)王禹偁 著。
古籍提要
播报编辑
是书前有《自序》,不著年月。考书中“周世宗遣使谕王峻”一条,自注云:使即故商州团练使罗守素也,尝与臣言以下事迹。是在由左司谏谪商州团练副使以后,其结衔称翰林学士,则作於真宗之初。是时薛居正等《五代史》已成,疑作此以补其阙。然居正等书凡一百五十卷,而《序》称臣读《五代史》总三百六十卷,则似非指居正等所修也。晁公武《读书志》曰:凡十七事。此本《梁史》三事、《后唐史》七事、《晋史》一事,汉史二事、《周史》四事,与晁氏所记合。盖犹旧本。
王士祯《香祖笔记》曰:王元之《五代史阙文》仅一卷,而辨正精严,足正史官之谬。如辨“司空图清真大节”一段,尤万古公论,所系非眇小也。如叙“庄宗三矢告庙”一段,文字淋漓慷慨,足为武皇父子写生。欧阳《五代史·伶官传》全用之,遂成绝调。惟以张全义为乱世贼臣,深合《春秋》之义。而欧阳不取,於《全义传》略无贬词。盖即旧史以成文耳。终当以元之为定论也云云。其推挹颇深。今考《五代史》,於朱全昱、张承业、王淑妃、许王从益、周世宗符皇后诸条,亦多采此书。而《新唐书·司空图传》即全据禹偁之说。则虽篇帙寥寥,当时固以信史视之矣。
作品目录
播报编辑
序
梁史三篇
后唐史七篇
晋史一篇(晋高祖)
汉史二篇(王淑妃、许王从益)
周史四篇 [1]
作者自序
播报编辑
臣读《五代史》总三百六十卷,记五十三年行事,其书固亦多矣。然自梁至周君臣事迹,传于人口而不载史笔者,往往有之,或史氏避嫌,或简牍漏略,不有纪述,渐成泯灭,善恶鉴诚,岂不废乎!因补一十七篇,集为一卷,皆闻于耆老者也。孔子曰:“吾述而不作。”又曰:“我犹及史之阙文。”此其义也。宋翰林学士王禹偁撰进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