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南粤在先秦时期指南越部落。古文献中,越即粤,古代粤、越通用。是先秦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地区的部落,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诸越 [2]。南粤(也称南越)是百越部落中的一支,是广东一带部落的称谓 [3]。后来"粤"和"越"区分,粤指广东,越指浙江。
岭南百越部落衍化为今天的汉族、壮族、瑶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侗族、畲族、仡佬族、毛南族、京族、仫佬族、水族等的少数民族 [4-5]雒越部落衍化为今天广西地区的壮族、瑶族、畲族 [6]。而广西地区的汉族主要由南迁的中原移民所形成。 [4-5]
南越(南粤)不等同于南越国,南越是部落名,范围是广东大部分;南越国是秦末至汉初赵佗建立的国家,范围包括两广及越南北部。 [3] [7]
- 中文名
- 南粤
- 行政区类别
- 省
- 所属地区
- 华南
- 面 积
- 179000平方公里
- 指代地区
- 广东
来由
播报编辑
而南粤在先秦时期指南越部落。古文献中“粤”和“越”互为通假,可随意互调使用。先秦古籍对长江以南沿海一带的部落,常统称为“越”,文献上称之为百越、诸越,其中“吴越”(苏南浙北一带)、“闽越”(福建一带)、“扬越”(江西湖南一带)、“南越”(广东一带),“西瓯”(广西一带)、“骆越”(越南北部和广西南部一带)等等,《吕氏春秋》统称"百越",广东属百越中的南越(南粤) [3]。后来"粤"和"越"区分,粤指广东,越指浙江。 [8]
自秦朝统一岭南后,随着中原移民不断南迁,这些百越部落除了一部分和南迁的中原人融合衍化为今天的汉族,一部分迁入山区或往外迁徙,衍化为今天的壮族、瑶族、黎族、布依族、傣族、侗族、畲族、仡佬族、毛南族、京族、仫佬族、水族等的少数民族。雒越部落衍化为今天广西地区的京族、壮族、瑶族、畲族。 [6]而广西地区的汉族主要由南迁的中原移民所形成。 [4-5]
古史
播报编辑
广东的先民很早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息、劳动、繁衍。在历史长河中,广州、广东等地名次第出现,逐渐演化成广东省及其辖境。 [1]
商与西周时代,广东先民便与中原有经济文化往来。春秋战国时代,岭南与吴、越、楚国关系密切,交往频繁。历史上楚庭、南武城的传说,反映出这一时期岭南与楚、越的关系。《国语·楚语上》也有“抚征南海”的记载,可见当时岭南与楚国有军事、政治关系。 [9]
公元前219年,秦军占有广东地区 [10],至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岭南后,把岭南地区设为“桂林、象、南海”3个郡。南海郡辖境是东南濒南海,西到今广西贺州,北连南岭,包括今粤东、粤北、粤中和粤西的一部分,辖番禺、龙川、博罗、四会4个县(据《汉书》记载),郡治番禺。今广东省的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此外,湛江等地属象郡,粤西有一部分属桂林郡,粤北部分地区属长沙郡。这是广东历史上第一次划分行政区。
秦末,南海郡尉任嚣病危,委任龙川县令赵佗代职。任嚣死后,赵佗即起兵隔绝五岭通中原的道路。秦亡之际,赵佗武力攻并桂林、象郡,建立南越国,自称“南越武王”。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