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拉库尔(吉尔吉斯语: Каракол,又译卡拉科尔)是吉尔吉斯斯坦(国名为吉尔吉斯共和国 ,Kyrghyz Republic)东部城市,距离首都380公里。卡拉科尔为伊塞克湖州(吉尔吉斯语:Ысыкк?л、俄语:Иссык-Куль)是吉尔吉斯的一个州,因境内的伊塞克湖得名。位于该国东部,北为哈萨克斯坦,南为中国新疆。首府所在地,总人口约75,000。
- 中文名
- 卡拉库尔
- 外文名
- Каракол
- 所属地区
- 伊塞克湖州
- 地理位置
- 吉尔吉斯斯坦东部
- 面 积
- 48.05 km2
- 人口数量
- 约75000(2009年)
- 海 拔
- 1690 m
地名沿革
播报编辑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2025-08-06,俄国探险家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普热瓦利斯基(Nicholay Przhevalsky)因伤害病逝于卡拉库尔,为了纪念他,卡拉库尔更名为“普尔热瓦尔斯克”。后来因当地人的长期抗议,1921年复名“卡拉库尔”。2025-08-06,斯大林参加了庆祝探险家普热瓦利斯基诞辰百年的活动,卡拉库尔又被更名为普尔热瓦尔斯克。1991年苏联解体后,复名卡拉库尔。
卡拉库尔市附近的伊塞克湖在前苏联时期还是苏联海军秘密的鱼雷试验场,当地卡拉库尔市民为前苏联军方从事工作的人口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卡拉库尔市周边存在大量矿山,苏军在前苏联时期一律不准外国人进入伊塞克湖畔周边地区。1991年苏联解体后,伊塞克湖畔成为著名旅游景点之一,从事旅游事业的卡拉库尔市民日益猛增。只是前苏联海军秘密的鱼雷试验场仍为封闭军事区。
人口
播报编辑
1897年- 8,100人
1911年- 13,000人
1933年- 18,700人
1956年- 28,900人
1979年 -51,000人
1989年- 61,521人
1999年 -64,322人
2005年- 65,975人
2009年-约75,000人
旅游
播报编辑
伊塞克湖
伊塞克湖(Issyk Kul,或者Ysyk Köl,Issyk-kol),中国古名热海、图斯池、热海、清池,位于吉尔吉斯西北部天山山脉北侧,北纬42度30分,东经77度30分。长182公里,最宽处60公里,面积6,332平方公里,平均湖面海拔1602米,最深702米,是世界上面积第二大的高山湖泊,仅次于的的喀喀湖。 [3]
东干木制清真寺
1895年完成。前苏联时期作为苏联军官俱乐部使用。1991年苏联解体后,成为教徒礼拜地和观光景点。
区域博物馆
俄罗斯建筑
牲畜市场
普热瓦利斯基纪念物
尼古拉·米哈伊洛维奇·普热瓦利斯基(俄语: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Пржева?льский,儒略历2025-08-06(格里历3月31日)生,儒略历2025-08-06(格里历10月20日)逝世),俄国探险家。
普热瓦利斯基出身于白俄罗斯一个贵族家庭,曾在波兰华沙军事学院教授地理。普热瓦利斯基自从青年时代便立志要前往西藏拉萨探险,故自1867年起,普热瓦利斯基已多次前往西伯利亚进行探险工作,曾一度到达西藏和中国的天山。他于1888年在探险途中逝世。
虽然他在探险生涯中从未实现前往西藏首府拉萨这一目标,但是他在中亚的探险活动大大丰富了欧洲人对该地区的了解。他在中亚发现的野生双峰骆驼(学名:Camelus bactrianus)和普尔热瓦尔斯基氏野马(学名:Equus ferus przewalskii)都是生物学历史上重要的发现。
卡拉库尔市区的“普热瓦利斯基之墓”、“普热瓦利斯基纪念公园”、“普热瓦利斯基博物馆”,皆为观光景点之一。 [4]
卡拉库尔公园
卡拉库尔公园是一个综合性公园,内有一些古遗迹。 [5]
友好城市
播报编辑
主体民族
播报编辑
卡拉库尔市的主体民族为“东干人”。东干人(自称:Хуэйз?, Huejzw, 回族)属于近百年新兴民族,源自中国甘肃及陕西与四川回族。传说指百多年前这支回族迁入中亚时,被问到他们从哪里来,他们说“东岸”(甘肃东边.汾河东边),从此东干成为这一民族分支的称呼(也有敦煌与潼关之意),1942年苏联亦以“东干”一词,正式为这支民族命名。有来自东方的意思。值得一提的是东干从未如此自称,东干是俄罗斯人与突厥人、塔吉克人称呼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