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加寺位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唐加乡莫冲村,其集会大殿保存有晚清时期壁画,楼梯墙壁上留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标语。2014年维修期间,寺庙乃琼拉康殿墙壁内发现吐蕃时期壁画,经专家鉴定其艺术风格与古格壁画相近,且保存规模更大、图案更完整,为西藏美术史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该寺外观简朴,需经由墨竹工卡县城沿指示牌行驶至唐加乡政府后方方可抵达,文物保护要求参观时禁止触摸壁画及使用闪光灯 [1]。
- 地理位置
- 墨竹工卡县唐加乡莫冲村
- 核心文物
- 吐蕃时期壁画(2014年发现)
- 建筑特征
- 外观简朴,集会大殿存晚清壁画
- 交通指引
- 乡政府正后方,沿县城指示牌行驶
- 保护要求
- 禁用闪光灯拍摄,禁止触摸壁画
地理位置与建筑布局
播报编辑
唐加寺坐落于西藏自治区拉萨市墨竹工卡县唐加乡莫冲村境内,位于乡政府驻地正后方,距县城约需半小时车程。寺庙主体建筑群依山而建,外观简朴,集会大殿内保存晚清时期壁画 [1]。
吐蕃时期壁画发现
播报编辑
2014年寺庙维修工程中,施工人员在乃琼拉康殿墙壁夹层内意外发现覆盖于底层的古代壁画。经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专家现场勘查,确认该壁画创作年代可追溯至吐蕃王朝时期(约7-9世纪),其绘制技法与构图特征与阿里地区古格王国壁画存在艺术渊源,画面中佛传故事场景保存面积达8平方米,人物形象完整度超过同期同类遗存 [1]。
壁画采用矿物颜料绘制,主尊佛像头戴三叶宝冠,身披犍陀罗风格袈裟,两侧胁侍菩萨手持莲花与净瓶,背景装饰有卷草纹与联珠纹。该发现填补了卫藏地区吐蕃时期佛教艺术实证的空白,为研究藏传佛教绘画发展脉络提供了关键性实物证据 [1]。
多元历史遗存
播报编辑
寺庙集会大殿内保存有吐蕃时期(与古格壁画风格相近)的壁画,内容以绿度母、白度母及护法神题材为主,色彩对比强烈,线条勾勒粗犷有力,反映了近代藏传佛教艺术的审美取向 [1]。
建筑楼梯通道墙壁上留存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用红色颜料书写的藏文标语,内容涉及农业生产与政治口号。这类特殊时期的实物遗存为研究西藏当代社会变迁提供了独特的历史见证 [1]。
文物保护现状
播报编辑
西藏自治区文物局于2014年壁画发现后立即启动保护预案,采用数字化扫描技术建立壁画三维档案,并对酥碱起甲部位进行灌浆加固。目前乃琼拉康殿实行限流参观制度,每日接待游客不超过50人次 [1]。
寺院管委会明确规定:参观者在殿内须与壁画保持1米以上距离,禁止使用手机闪光灯。重要文物区域安装有恒温恒湿系统与震动监测装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