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懿仁皇后佟佳氏(?-1689年),原正蓝旗汉军,后抬镶黄旗 [1] [3-4]。清朝康熙帝的第三任皇后,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佟国维之女 [3],太子太保佟图赖的孙女,清世祖孝康章皇后的侄女 [1] [7],与康熙帝为表兄妹 [3] [15]。
佟佳氏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七月被选入宫 [30],居住在景仁宫,在正式册封为贵妃前已享有妃级的待遇 [31]。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被册封为贵妃,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晋封为皇贵妃。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佟佳氏产下皇八女,但皇八女未及足月便夭折 [1] [11]。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佟佳氏病危,康熙帝于七月初九,下旨册立佟佳氏为皇后,次日,佟佳氏过世,仅做了一天皇后 [1] [5] [13]。
人物生平
播报编辑
家世出身
佟佳氏,生年不详,原正蓝旗汉军,后抬镶黄旗 [3-4]。领侍卫内大臣、承恩公佟国维之女,太子太保佟图赖孙女 [1] [3] [7]。佟佳氏的父亲佟国维是康熙帝生母孝康章皇后的幼弟,即佟佳氏与康熙帝为表兄妹 [3] [15-16]。
晋封之路
佟佳氏于康熙十五年(1676年)七月入宫 [30],居住于景仁宫,在正式册封为贵妃前已享有妃级的待遇 [31]。
康熙十六年(1677年)八月,钮祜禄氏册为皇后的当天,由大学士觉罗勒德洪宣旨册佟佳氏为贵妃 [1] [9]。
康熙十七年(1678年)孝昭仁皇后钮祜禄氏薨逝 [12]。康熙二十年(1681年)十二月,佟佳氏晋封为皇贵妃,并于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六月十九日巳时产下皇八女,但皇八女未及足月便夭折 [1] [11]。皇八女为佟佳氏唯一亲生子嗣,但佟佳氏以贵妃及皇贵妃的身份抚养了众多皇子,包括后续继位的雍正帝 [13-14]。
一日皇后
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佟佳氏病危 [5]。皇太后下懿旨称皇贵妃佟氏一向孝顺恭敬、温婉贤淑,抚育皇子,慈爱备至。现忽然染上疾病,病势垂危,希望康熙帝册封其为皇后,以示恩宠和褒奖 [13]。康熙帝于二十八年(1689年)七月初九,下旨册封佟佳氏为皇后,次日,佟佳氏过世,仅做了一天皇后 [1] [5] [13]。
逝后哀荣
佟佳氏过世后,康熙帝辍朝五日,并亲自送皇后梓宫至朝阳门外享殿 [13]。九月二十二日,佟佳氏得谥号为孝懿皇后(“懿”,满文作“fujurungga”,意为“端庄、文雅”),并于十月二十日葬于景陵,十一月升祔奉先殿。康熙六十一年十二月,恭上尊谥曰孝懿温诚端仁宪穆奉天佐圣皇后 [36]。康熙帝也听从太后的懿旨,推恩至佟佳氏的父亲佟国维,封其为一等公,授予诰命,世袭罔替 [13]。
雍正帝在继位后,对其弟妹亲族也颇多礼遇,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刚继位的雍正帝便批复了康熙帝未批复的佟国维袭公奏折,命隆科多承袭一等公,并修理和加祭佟国维坟墓 [35]。孝懿仁皇后之妹(即悫惠皇贵妃),康熙帝在位时期被册为贵妃,也由雍正帝尊为皇考皇贵妃 [17]。雍正帝甚至称佟佳氏的弟弟隆科多为“舅舅”,亲自传谕内阁“奏疏里都要写舅舅隆科多” [32] [35]。
人际关系
播报编辑
关系 | 姓名 | 人物介绍 |
---|---|---|
祖父 | 太子太保 [1] [3] [7] | |
叔叔 | 佟国纪 | 佟图赖长子,早亡 [36] |
佟图赖次子,原承袭一等公爵位,仕至镶黄旗汉军都统,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阵亡 [36] | ||
父亲 | 领侍卫内大臣、议政大臣,承恩公 ,在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病故 [1] [36] | |
母亲 | 出身不详,不排除为孝诚仁皇后本家的可能,康熙五十九年(1720年)去世 [36] | |
配偶 | 康熙帝,清世祖顺治皇帝第三子,母孝康章皇后佟佳氏 [5] [15] | |
兄弟姐妹 | 悫惠皇贵妃(妹妹) | 孝懿仁皇后之妹,康熙帝册为贵妃,雍正帝尊为皇考皇贵妃 [17] |
叶克舒 | 佟国维长子,仕至銮仪使 [36] | |
特克新 | 佟国维次子,仕至二等侍卫 [36] | |
隆科多(弟弟) | 佟国维第三子,孝懿仁皇后之弟,一等公,吏部尚书 [33] [36] | |
洪善 | 佟国维第四子,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举人 [36] | |
庆元 | 佟国维第五子,承袭世管佐领,仕至光禄寺少卿 [36] | |
佟国维第六子,仕至三等侍卫 [36] | ||
佟国维第七子,承袭一等公爵位,仕至大学士、两江总督 [36] | ||
佟国维第八子,承袭世管佐领,仕至护军统领 [36] | ||
姑母、婆母 | 佟图赖之女,康熙帝生母,徽号慈和皇太后 [16] | |
亲子 | 皇八女 | 未及足月便夭折 [1] [11] |
养子 | 雍正帝,清圣祖康熙皇帝第四子,母孝恭仁皇后乌雅氏 [10] | |
爱新觉罗·允禩 | 康熙帝第八子 [41] |
历史评价
播报编辑
康熙帝立后诏书中评价佟佳氏:孝敬性成、淑范素著。鞠育众子、备极恩勤 [13]。
雍正帝在上尊谥的诏书和册文中评价佟佳氏:孝懿皇后,徽音淑德、慈抚朕躬、恩勤备至 [14]。毓粹高门。腾芬戚畹。佐显承之弘烈、壸政勒修。笃慈爱之盛心、母仪懋著。履和思顺、致诚孝于彤闱。尚俭怀谦、翼昇平于黼座。抚冲龄而顾复、备蒙鞠育之仁。溯十载之劬劳、莫报生成之德 [18]。
人物争议
播报编辑
死因争议
根据清实录的记载,佟佳氏突患疾病,病情危重 [13]。另据当时在宫中的法国传教士张诚一说,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于流产中薨逝。康熙帝之所以不愿意封她为皇后,是由于康熙帝认为皇后的尊号会使受封人折寿,因为前两任皇后都在受封后相继因难产而薨逝 [8]。
画像争议
美国史密森国家亚洲艺术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Asian Art)藏有一幅孝懿仁皇后的画像(存在争议)。此画像原为古董商吴赖熙所藏,据报道是中国贵族赠予他的。1949年左右,吴秉中(音译,Wu Ping-Chung)在吴赖熙去世后继承了此画的所有权。后辗转为Richard G. Pritzlaff、H. Ross Perot等人收藏,最后由Arthur M. Sackler画廊于1991年通过部分赠与和购买的方式从Richard G. Pritzlaff那里得到了此画像 [39]。
后世纪念
播报编辑
陵墓
孝懿仁皇后佟佳氏崩于康熙二十八年七月初十,同年十月葬于景陵 [5]。景陵是清圣祖康熙皇帝玄烨的陵寝,陵址在河北遵化马兰峪清孝陵东南二里之地,同时葬有孝诚、孝昭、孝懿、孝恭四位皇后并袝葬敬敏皇贵妃 [26]。
御制悼诗
佟佳氏去世后,康熙帝悲痛不已,为悼念亡妻,作诗如下 [37]:
《恭挽大行皇后诗四首并序》
大行皇后秀钟华阀,德备壸仪,溯懿亲于渭阳,定嘉祥于妫汭。宫闱翊赞,克孝克慈。顷者正位翟褕,甫承册命,遽婴笃疾,莫挽徽音。时属新秋,候当阑暑,惊璇霄之月坠,伤碧落之星沈。物在人亡,睹遗袿而雪涕;庭虚昼永,经垂幕以怆怀。悲从中来,不能自己,握管言情,聊抒痛悼。
第一首
月掩椒宫叹别离,伤怀始觉夜虫悲。
泪添雨点千行下,情割秋光百虑随。
雁断衡阳声已绝,鱼沉沧海信难期。
繁忧莫解衷肠梦,惆怅销魂忆昔时。
第二首
交颐泪洒夕阳红,徒把愁眉向镜中。
露冷瑶阶增寂寞,烟寒碧树恨西东。
旧诗咏尽难回首,新月升来枉照空。
鸾影天涯无信息,断弦声在未央宫。
第三首
音容悲渐远,涕泪为谁流。
女德光千禩,坤贞应九洲。
凉风销夜烛,人影散琼楼。
叹此乎生苦,频经无限愁。
第四首
淅沥动秋声,中心郁不平。
离愁逢叶落,别恨怨蛩鸣。
寂寂瑶斋阁,沉沉碧海横。
玉琴哀响辍,宵殿痛残更。
玉玺
孝懿仁皇后大型青瓷玉玺,可能制作于嘉庆四年(1801年),宽12.8厘米,高9厘米,石质细腻,呈灰绿色。印章表面雕刻有力,顶部有两条蜷缩的五爪龙,它们的身体互相缠绕,头朝相反的方向,咆哮着露出獠牙和舌头;它们的鳞片、鬃毛和角都非常清晰,篆面是用汉语和满语篆书的浮雕雕刻。 [38]。
影视形象
播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