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播报编辑
宋弁 [1](biàn)才学俊赡,少有美名。高祖初,曾至京师,见尚书李冲,因言论移日。李冲竦然异之,退而言曰:“此人一日千里,王佐之才也。”伯父(养父)宋显卒,宋弁袭爵。宋弁与李彪州里,迭相祗好。李彪为秘书丞,弁自中散大夫。彪请为著作佐郎,寻除尚书省殿中郎中。高祖曾因朝会之次,历访治道,弁年少官微,自下而对,声姿清亮,进止可观,高祖称善者久之。因是大被知遇,赐名为弁,意取卞和献玉、楚王不知宝之也。 [1]
迁中书侍郎,兼员外常侍,使于萧赜。萧赜司徒萧子良、秘书丞王融等皆称美之,以为志气謇谔不逮李彪,而体韵和雅、举止闲邃过之。转散骑侍郎,位在中书监之右。高祖曾论江左事,因问弁曰:“卿比南行,入其隅隩,彼政道云何?兴亡之数,可得知不?”弁对曰:“萧氏父子,无大功于天下,既以逆取,不能顺守。德政不理,徭役滋剧;内无股肱之助,外有怨叛之民。以臣观之,必不能贻厥孙谋,保有南海。若物惮其威,身免为幸。” [2]后车驾南征,以为司徒府司马、耀武将军、东道副将。军人有盗马靽者,斩而徇之。于是三军振惧,莫敢犯法。
黄门侍郎崔光荐弁自代,高祖不许,然亦赏光知人。未几,以弁兼黄门,寻即正,兼司徒左长史。时大选内外群官,并定四海士族,弁专参铨量之任,事多称旨。然好言人之阴短,高门大族意所不便者,弁因毁之;至于旧族沦滞,人非可忌者,又申达之。弁又为本州大中正,姓族多所降抑,颇为时人所怨。 [1]
从驾南讨,诏弁于豫州都督所部及东荆领叶,皆灭戍士营农,水陆兼作。迁散骑常侍,寻迁右卫将军,领黄门。弁屡自陈让,高祖曰:“吾为相知者,卿亦不可有辞。岂得专守一官,不助朕为治?且常侍者黄门之粗冗,领军者二卫之假摄,不足空存推让,以弃大委。”其被知遇如此。 [1]
高祖在汝南不豫,大渐。旬有余日,不见侍臣,左右唯彭城王元勰等数人而已。小瘳,乃引见门下省及宗室长幼诸人,入者未能知,致悲泣。宋弁独进及御床,嘘唏流涕曰:“臣不谓陛下圣颜毁瘠乃尔!”由是益重之。车驾征伐马圈,留弁以本官兼祠部尚书,摄七兵事。及行,执其手曰:“国之大事,在祠与戎。故令卿绾摄二曹,可不自勉。”弁顿首辞谢。弁劬劳王事,夙夜在公,恩遇之甚,辈流莫及,名重朝野,亚于李冲。高祖每称宋弁可为吏部尚书。及崩,遗诏以弁为之,与咸阳王元禧等六人辅政,而弁已先卒,年四十八。诏赐钱十万、布三百匹,赠安东将军、瀛州刺史,谥曰贞顺。 [1]
轶事典故
播报编辑
宋弁性好矜伐,自许膏腴。高祖以郭祚晋魏名门,从容谓弁曰:“卿固应推郭祚之门也。”弁笑曰:“臣家未肯推祚。”高祖曰:“卿自汉魏以来,既无高官,又无俊秀,何得不推?”弁曰:“臣清素自立,要尔不推。”侍臣出后,高祖谓彭城 [1]王元勰曰:“弁人身良自不恶,乃复欲以门户自矜,殊为可怪。”
历史评价
播报编辑
《魏书》史臣曰:“古人有云,才未半古,功以过之,非徒语也。王肃流寓之人,见知一面,虽器业自致,抑亦逢时,荣仕赫然,寄同旧列,美矣。诵、翊继轨,不殒光风。宋弁以才度见知,迹参顾命,拔萃出类,其有以哉。无子之叹,岂徒羊舌?宗祀之不亡,幸矣。” [1]
亲属成员
播报编辑
先辈
儿子
长子:宋维,字伯绪。少袭父爵,自员外郎,迁给事中。坐谄事高肇,出为益州龙骧府长史,辞疾不行。太尉清河王元怿辅政,以维名臣之子,荐为通直郎,辟其弟纪行参军。灵太后临政,委任元叉,而义恃宠骄盈,怿每以分理裁断。义甚忿恨,思以害怿,遂与维为计,以富贵许之。维见义宠势日隆,便至乾没,乃告司染都尉韩文殊父子欲谋逆立怿。怿坐被录禁中,文殊父子惧而逃遁。鞫无反状。以文殊亡走,悬处大辟。置怿于宫西别馆,禁兵守之。维应反坐,义言于太后,欲开将来告者之路,乃黜为燕州昌平郡守,纪为秦州大羌令。维及纪颇涉经史,而浮薄无行。怿亲尊懿望,朝野瞻属;维受怿眷赏,而无状构间,天下人士莫不怪忿而贱薄之。及义杀怿,专断朝政,以维兄弟前者告怿,征维为散骑侍郎,纪为太学博士,领侍御史,甚昵之。维超迁通直常侍,又除冠军将军、洛州刺史;纪超迁尚书郎。初,弁谓族弟世景言:“维性疏险,而纪识慧不足,终必败吾业也。”世景以为不尔,至是果然,闻者以为知子莫若父。尚书令李崇、尚书左仆射郭祚、右仆射游肇每云:“伯绪凶疏,终败宋氏,幸得杀身耳。”论者以为有征。后除营州刺史,仍本将军。灵太后反政,以元乂党除名,遂还乡里。寻追其前诬告清河王事,于邺赐死。子宋春卿,早亡。
弟弟
胞弟:宋机,冀州治中。 儿子宋宝积,卒于中散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