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头竞争是介于垄断与竞争之间的市场结构形式,属于经济学术语。其核心特征是市场中仅有少数大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这些企业通过控制关键资源、技术壁垒或规模经济限制新进入者(但长期市场机会依然存在),共同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并对市场价格具有影响力。主导企业间存在策略依存关系,任何价格或产量调整均会引发竞争对手的连锁反应。
该市场结构主要表现为两种形态:产品同质化且促销竞争激烈,或企业通过产品差异化维持优势。全球云服务市场(AWS/微软/谷歌)、商用飞机领域(波音/空客)均呈现典型寡头格局。企业竞争手段包括价格战、成本控制、广告宣传和生态捆绑,市场集中度指标HHI值较高。
在平台经济领域,交叉网络外部性强化了寡头趋势,平台通过价格结构设计实现交叉补贴并可能采取排他性协议。反垄断监管需关注算法合谋、掐尖并购等新型垄断行为,同时平衡价格机制与互联互通需求。古诺模型、伯川德模型和弯折需求曲线理论为分析该市场提供了基础框架。
- 中文名
- 寡头竞争
- 所属领域
- 经济学
形式
①完全寡头竞争。
在这里,各个寡头企业的产品都是同质的(如钢铁、石油、轮胎等)。用户对这些企业的产品并无偏好,不一定非得买哪一家企业或哪一总品牌的产品不可。例如,用户购买钢材时可按钢种、型号、规格等技术指标定货,而不一定非得买哪一家公司的钢材。因为用户认为这些寡头企业是无区别的,所以完全寡头竞争又叫作无区别的寡头竞争。在完全寡头竞争的条件下,每一个寡头资本家都时刻警惕着其竞争对手的战略和行动。如果某一家寡头企业降低产品价格,用户就会纷纷转向这个企业,这样就会使其他的寡头企业不得不随之降价或增加服务。在这种情况下,这家寡头企业就要考虑是否降价,因为,如果它降价,其竞争对手必然随之降价,结果谁也没有得到好处,最多只能吸引一些新顾客。反之,如果某一家寡头企业提高产品价格,其竞争对手绝不会随之提价,在这种情况下,这家寡头企业必然撤消提价,否则就会失去很多顾客。所以,在完全寡头竞争的条件下,这个行业的市场价格比较稳定,但各个寡头企业在促销等方面竞争较激烈。
②不完全寡头竞争。
在这里,各个寡头企业的产品(如汽车、电脑等)都有某些差异。因此,从顾客方面说,他们认为这些企业的产品是有区别的,对这些产品有所偏好,这些产品是不能互相代替的,所以这种寡头竞争又叫做差异性寡头竞争。从寡头企业方面来说,每一个寡头企业都千方百计地使自己变成有区别的寡头,使顾客深信任何其他寡头企业的产品都不如它的产品好,不能代替它的产品。这样可以将本企业的有区别的名牌产品的价格定得较高,以增加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