尨圉是夏朝后羿执政时期的亲信重臣,与武罗、伯因、熊髠并列核心政治集团成员 [1-4]。在寒浞逐步篡权的政治斗争中,尨圉与其他大臣联名劝谏后羿警惕寒浞的野心,主张罢免寒浞职务并追究其罪责 [3-4]。因后羿拒绝采纳谏言,寒浞与后羿妃子纯狐通过长达三年的政治阴谋,最终将尨圉等后羿集团核心成员全部清除 [2] [4]。
- 所处时代
- 夏朝后羿执政时期 [1-2]
- 身份属性
- 后羿亲信重臣 [2] [4]
- 政治立场
- 反寒浞集团 [3-4]
- 最终结局
- 被寒浞杀害 [1] [4]
政治背景与人物关系
播报编辑
在夏朝后羿执政时期,寒浞通过权谋逐步获得后羿信任,最终成为实际掌权者 [2] [4]。尨圉作为统治集团核心成员,与武罗、伯因、熊髠共同构成后羿政权的重要支持力量 [1] [3]。四人作为谏官群体,承担着匡正君主决策的职责 [3]。
劝谏后羿与政治斗争
播报编辑
据文献记载,尨圉联合三位大臣向后羿提出:"寒浞是将大王引向亡国之路,请将寒浞免职治罪" [3]。这次集体劝谏发生在寒浞与纯狐合谋篡权的关键阶段,直接挑战了正在崛起的寒浞集团势力 [2] [4]。后羿拒绝采纳谏言的政治态度,客观上加速了寒浞对反对派的清洗进程 [1] [4]。
寒浞篡权与被害结局
播报编辑
寒浞集团采取分阶段策略清除异己,耗时三年逐步瓦解后羿的政治基础。在此过程中,尨圉作为后羿大臣与武罗、伯因、熊髠共同劝谏后羿警惕寒浞的野心,但遭到后羿拒绝,最终被寒浞设计陷害 [1-4]。这一事件标志着后羿统治集团的彻底瓦解,为寒浞后续夺取政权扫清了障碍 [1] [4]。
历史评价与记载特征
播报编辑
现有文献均以"后羿亲信重臣"定位尨圉的历史角色 [2] [4]。其政治活动主要集中在反对寒浞专权的谏争过程,最终以殉难结局成为夏朝权力更迭的见证者 [3-4]。需要说明的是,当前关于尨圉的记述主要来源于后世文学作品,属于经过艺术加工的历史形象重构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