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龙直是北宋禁军体系中殿前司统辖的皇帝亲卫禁军番号,太平兴国二年(977年)由"簇御马直"改名而来 [2] [4] [6] [9]。该部队专职皇帝扈从与仪仗护卫,在诸班直禁军体系中位列第二序列 [2] [4] [6] [8]。于大礼赏赐时位居殿前司班直之首 [1] [3]。编制上隶属步军序列,与御龙骨朵子直、御龙弓箭直等构成步军四直 [5] [8],士兵需经身高与武艺双重选拔 [3] [7-8]。熙宁七年(1074年)诏书确立其禁军资次仅次殿前指挥使 [2] [4],南宋时期仍属二十四班直禁军体系 [6]。
- 所属机构
- 殿前司
- 设立时间
- 977年
- 职能类型
- 扈从禁军
- 隶属兵种
- 步军
- 历史渊源
- 唐末五代藩镇亲军
- 地位序列
- 禁军第二层级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将后周旧制"簇御马直"改称"簇御龙直",后定名为御龙直 [2] [4-5] [9]。该番号调整体现宋初禁军制度对五代军制的继承与改革 [4] [6]。南宋时期仍保留该编制,驻守临安保民坊 [6]。
编制体系
播报编辑
- 每直设都虞候、指挥使、都头等职,编制约百人 [6]
- 与御龙骨朵子直、御龙弓箭直、御龙弩直并称步军四直 [5] [8]
- 熙宁七年(1074年)确立其编制资次位列殿前指挥使之后 [2] [4]
职能定位
播报编辑
作为皇帝第五重禁卫核心 [6] [9],主要承担:
- 皇帝日常出行仪仗护卫 [3] [8]
- 卤簿仪卫中紧邻玉辂的贴身防卫 [6]
- 亲征战役随行护驾,如开宝二年(969年)参与太原攻城战 [8]
地位与赏赐
播报编辑
在禁军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
- 宣和时期大礼赏赐位列殿前班直首位 [1] [3]
- 与宽衣天武军构成仪仗主体 [7]
- 赏赐规格高于钧容直等同属班直 [1]
选拔标准
播报编辑
入选需满足严格条件:
- 身高要求居禁军前列 [3] [7-8]
- 武艺考核达到"材勇绝群"标准 [7-8]
- 主要从禁军子弟中择优选充 [6]
相关制度
播报编辑
- 实行殿前司与枢密院双重管理体系 [6]
- 沿袭五代"轮值宿卫"制度 [4] [9]
- 南宋缩减规模但仍保持独立建制 [6]
- 与金枪班等构成层级化禁卫体系 [3]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