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击乐是音乐名词,指通过敲击、拍打发声的乐器统称(打弦乐器除外),戏曲中称“武场” [2]。根据发声原理分为膜鸣乐器(如鼓类)与自鸣乐器(如锣、木琴等),部分具有固定音高,如定音鼓;部分则无固定音高,如小鼓、镲 [5]。作为最古老的乐器类型之一,其涵盖民族与西洋两大体系,前者包括京剧的鼓板、大锣、铙钹、小锣四大件,后者如定音鼓、军鼓、马林巴等。
在戏曲表演中,打击乐通过锣鼓经体系形成节奏型,配合唱腔与动作强化戏剧张力 [1];西洋管弦乐中则用于丰富音响层次,定音鼓常担任节奏指挥。现代应用中,打击乐突破节奏功能,兼具旋律表现,并延伸至电影配乐等领域,通过音色变化烘托情绪、推进叙事 [2] [4] [6]。职业团体通过创新技法与跨界融合推动艺术普及,如朱宗庆打击乐团运用六支琴槌技法拓展演奏可能性 [3] [6]。
分类
播报编辑
定音鼓、木琴和钢片琴等都有一定的音高。小鼓、大鼓、三角铁等一般没有确定的音高。但也有些打击乐器手在录唱片或演奏特别的作品前确定他们的鼓的音高。锣有有确定音高的和没有确定音高的种,西方的锣一般没有确定的音高。吊钹也有有确定音高的,但很少见。
膜鸣乐器
上覆盖着一层膜,打击膜产生声音,比如:
自鸣乐
自己就可以发声,比如:
配置
播报编辑
打法
播报编辑
在打法上可归纳为四种基本点子: 1. 以“仓七”冲头型为主及其变化形式, 包括冲头,导板头,帽儿头,五击头,四击头,住头,归位,串子,长尖,紧锤,九锤半,搜场等。 2. 以“仓七台七”长锤型为主及其变化形式, 包括快,慢长锤,一锤锣,摇板长锤(凤点头)等。 3. 以“仓台七台”闪锤型为主及其变化形式, 包括闪锤,滚头子,纽丝等。 4. 以“仓 台台七台”抽头型为主及其变化形式, 包括抽头,马腿儿,凤点头,收头,夺头等。 其他锣鼓点均是上述多种节奏型的组合。
特点介绍
播报编辑
武场四大件中, 大锣具有固定音高点的下滑音响特点, 小锣具有固定音高点的上滑音响特点, 铙钹具有不同音高的平行音响特点。 其组合成的综合音响, 能密切配合念白的四声调值语调与节奏感, 从而加强了语言的音乐性。 同时, 在与唱腔及文场乐器的配合上, 均具有独特的色彩与功能。 除武场四大件外, 京剧中还运用了其他众多的打击乐器, 如水钹,大钹,齐钹,小镲锅,木鱼,梆子(或称广东板),碰钟(即星子),小汤锣,云锣,大筛锣(大型的低音锣),大,小堂鼓等。 现还吸收了定音鼓,吊钹,军钹等打击乐器。 打击乐在京剧音乐以至整个戏剧舞台方面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不仅在渲染舞台气氛,调节表演身段,配合语言韵律,掌握唱腔与伴奏音乐的节奏和速度以及丰富乐队的音响方面起着积极和良好的作用, 而且在以节奏音响带动全局,贯穿全剧,统一整个舞台的节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此外,在西洋管弦乐队中打击乐也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主要乐器有定音鼓、大军鼓、小军鼓、马林巴、颤音琴、木琴、军镲、三角铁、铃鼓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