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江汉大学
- 外文名
- Jianghan University [58]
- 简 称
- 江大,JHUN [58]
- 创办时间
- 2001年10月(合并时间)
- 创办人
- 宋教仁 [59]
- 办学性质
- 公办大学 [57]
- 学校类别
- 综合性大学 [17] [182]
- 学校特色
- 湖北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
教育部、人社部“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 [182]
湖北省全省建设教育强省的五所重点高校之一 [42]
湖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5所高水平大学之一 [117]
省委、省政府支持率先突破国家“双一流”的4所省属高校之一 [117]展开 - 主管部门
- 湖北省 [80]
- 专职院士数
- 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1人 [148](截至2024年4月)
- 本科专业
- 69个(截至2025年6月) [45] [182]
- 硕士点
- 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6个(截至2024年7月) [46]
- 博士点
- 学术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截至2024年7月) [46]
- 博士后
- 科研流动站1个(截至2024年7月) [46]
- 院系设置
- 17个学院性学院(部)(截至2025年6月) [52]
- 校 训
- 立德、 致用、 兼容、 创新 [56]
- 院校代码
- 11072 [55]
- 主要奖项
- 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湖北省科技进步奖10项(截至2024年5月) [46]
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78] [127]
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115]
中国发明协会发明创新一等奖 [116]
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分析测试科学奖一等奖 [124]展开 - 附属医院
- 武汉市第六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普爱医院、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第五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江汉大学附属第一口腔医院等 [20] [114](截至2018年12月)
- 教师人数
- 1402人(截至2025年6月) [121]
- 学生人数
- 全日制本科生19821人、硕士及博士研究生2589人、全日制本科国际学历生209人(截至2024年7月) [121]
- 全国重点实验室
- 牵头1个 [155]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前身溯源
- 原江汉大学
1952年12月,武汉市贸易干部学校创办;1954年12月,更名为武汉市商业干部学校;1958年9月,更名为武汉财贸学院;1959年12月,改为武汉财贸干部进修学院;1962年1月,更名武汉市财贸干部学校。 [106]
1951年12月,武汉市第一师范学校创办;1977年8月,更名为武汉师范学院分部;1978年6月,更名为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部;1981年8月,改为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
1980年10月,武汉大学分校、华中工学院分院、湖北财经学院分院、武汉工学院分院创办。 [106]
1980年,依靠武汉地区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及社会各方面的支援,以武汉大学、华中工学院、武汉工学院、湖北财经学院,4所高校分校的名义,开设了7个专业8个班,任课教师也主要由4所高校的教师兼任。 [110]
1981年9月,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在这4所分校的基础上正式成立江汉大学(鄂政文[1981]86号)。校本部设在武汉市第四十中学(江岸区)内,在武汉市第二十七中学(江岸区)、新河街中学(武昌区)、鹦鹉洲中学(汉阳区)设立了三个教学点。 [110]
1982年8月,武汉市人民政府决定将武汉师范学院汉口分院并入江汉大学,同年10月将武汉市财贸干部学校并入江汉大学,将两校校址定为江汉大学本部;11月,三个教学点移交给三个中学,随后将武昌区中华路中学、武汉市第七十三中学(汉阳区)分别改作江汉大学武昌分部、汉阳分部。 [110]
1984年秋,由市农委支持,在武昌张家湾拨43亩土地及部分房屋,建立农学分部。 [110]
1985年10月,经取得武汉大学同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教委备案,在江汉大学内设立武汉大学分校(武政[1985]127号),招收四年制本科师范生,为武汉市培养中学师资。武汉大学分校与江汉大学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的管理体制。 [110]
1998年4月,经湖北省教委同意,停止使用武汉大学分校名义招生,原以武汉大学分校名义招生的本科专业改以江汉大学名义招生。 [110]
- 原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
1978年,根据省计委、省教育厅《关于下达1978年高等学校扩大招生计划的联合通知》,开办武汉市机械工业学校机械制造、工业企业电气化专业大专班及武汉市化工研究所化学工程、有机合成专业大专班。 [109]
1986年,市政府下达《关于华中工学院汉口分院办学规模的批复》(武政办[1986]240号),同意学校以培养理工科本科毕业生为主,在校全日制学生1990年争取达到2000名,最大办学规模暂定为2500至3000名。 [109]
1992年2月,市编委下达《关于调整市科技干部进修学院管理体制的通知》,将武汉市科技干部进修学院与华中工学院汉口分院合并。 [109]
- 原武汉教育学院
1950年,名为武汉市暑期教师学院 [107]。1952年,改名为武汉教师学院。1953年8月,易名为武汉市教师进修学院。1980年10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武汉教育学院(鄂政文[1980]93号)。 [106]
1977年,开始职前新教师培养,以武师汉口分院的名义招收中文、数学、物理、英语4个班师范大专生。1984年,以华中师范大学的名义招收了中文、数学、历史、生物四个专业的本科生(华师行字[1984]224号)。1986年,经武汉市人民政府批准,学院自主招收师范专科生(武政办[1986]64号)直到1996年。 [107]
1993年底,经市委市政府批准,原市委党校分校并入武汉教育学院(武教工委[1993]12号)。学院本部设在汉口南院(六合路1号),北院设在汉口永清街、培训部设在汉阳月湖堤(原市委党校分校)。 [107]
1996年,首次与华中师范大学联合举办教育管理、数学学科教学论、语文教学论三个专业的中学教师教育研究生课程班。 [107]
1997年,在招收师范专科生的基础上,又以武汉大学分校的名义重新招收中文、数学两个专业本科生。1998年,学院开始自主招收中文、数学、物理、政治四个专业本科生;同年,招收语文、数学、外语、体育、教育管理五个专业研究生课程班。 [107]
1999年,招收政治、历史、中文、数学、物理、化学、计算机、英语、体育九个专业本科生,并第一次招收非师范类本科生。 [107]
- 原武汉市职工医学院
1960年,两校合并,更名为“武汉卫生干部进修学院”(中共武汉市委员会宣干字第030号)。1961年,与武汉市医学专科学院合并,更名为“武汉市医药专科学校”( 中共武汉市委员会武发[61]99号)。1962年6月,更名为“武汉市医师进修学院”。1972年起,经湖北省武汉市革命委员会批准“市儿童医院”、“市六医院”作为学院附属医院(湖北省武汉市革命委员会批复[1972]4号、武革文办[1973]030号)。
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后,学院于1977年至1980年,连续四年招收和培养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的普通本科学生(武革办[1978]12号、鄂革计文字[78]第613号、鄂革教计字[78]第294号)。 [108]
1982年,学院改为“湖北省武汉市卫生干部进修学院”(鄂政函[1982]23号),隶属武汉市领导,市卫生局管理,主要任务是轮训全省县以上卫生行政干部和高、中级卫生技术人员,并担负中等卫生学校师资的专门化培养和专科进修。同年,经教育部备案的武汉市业余医学院,亦设在学院统一管理,并在武汉市第二、三、四医院,武汉市中医院、武汉市军工医院、武汉市防疫站等建立教学分部,设有医疗、医学、临床检验、公共卫生、中医等专业。 [108]
1984年,经湖北人民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武汉市职工医学院”(鄂政函[1984]46号),同年12月报国家教育部备案并复函,列入国家成人高等医学教育,开展成人本、专科学历教育,先后开设有临床医学、中医学、护理学、卫生管理等专业。 [108]
1992年,被国家教委授予“全国成人高等教育先进学校”;同年,开始从应届高考学生中招收和培养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委托培养合同书)。1993年,卫生部评定为全国成人高等医学院校“一类学校”。
合并重组
2025-08-05,武汉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听取了市教委《关于江汉大学等四所高等学校合并的建议方案》的汇报(武汉市人民政府市长办公会纪要1997年第10期)。 [60] [111]
2025-08-05,省教委召开组建新“江汉大学”论证会,通过专家论证;8月14日,省人民政府向教育部上报《关于组建新江汉大学的函》(鄂政函[1998]104号);11月12日,市计委同意江汉大学迁址至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建设项目立项。 [111]
2025-08-05,教育部下达《关于同意江汉大学、华中理工大学汉口分校、武汉教育学院和武汉市职工医学院合并筹建新江汉大学的通知》(教发函[1999]9号);5月16日,江汉大学新址建设奠基仪式在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畔举行。 [111]
2025-08-05,全国高校设置评议委员会专家组考察江汉大学筹建工作情况;10月17日,教育部下达《关于同意组建新的江汉大学的通知》(教发函[2001]230号);12月10日,省人民政府下达《关于组建新江汉大学的通知》(鄂政发[2001]83号),正式组建新的江汉大学,同时撤消原四所学校的建制。 [111]
2025-08-05至6月20日,江汉大学整体搬迁至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路新校区;9月25日,经学校党委研究决定,确定10月17日(教育部《关于同意组建新的江汉大学的通知》的发布日)为校庆纪念日 [111]
2018年,学校入选湖北省“双一流”建设“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9年,学校引进中国工程院谢先启院士,成为第一家拥有全职院士的湖北省属高校。 [112]
2022年,湖北省11所高校11个学科被确定为省属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学科。其中, 武汉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武汉纺织大学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湖北大学生物学学科、江汉大学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等4个学科,被确定为省属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 [24]同年,成为湖北省重点支持建设的5所高水平大学之一。 [117]2025-08-05,成为省委、省政府支持率先突破国家“双一流”建设的4所省属高校之一。 [117]
2023年1月,江汉大学医学部成立 [23];5月11日,江汉大学都市时尚体育科普基地正式揭牌启用 [33];9月6日,江汉大学认知与情感障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通过专家组认定论证 [38];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列入,全省建设教育强省的五所重点高校之一。 [42]10月19日,江汉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获批湖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 [146]。11月,江汉大学首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获批。 [145]
2024年,江汉大学首次获批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43];5月25日,江汉大学附属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揭牌仪式暨十堰市中西医协同医疗联合体成立大会在市中西医结合医院举行 [51]。7月,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美术学院分别获批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汉红色文化研究中心”(培育类)和湖北省社科普及基地。 [170]9月24日,江汉大学智能体育与主动健康研究院吴钰祥教授团队的成果《Progress of linking gut microbiota and musculoskeletal health:casualty,mechanisms,and translational values》成功入选2023年度湖北省科协百篇优秀科技论文 [137]。9月28日,江汉大学老年医学中心正式启用 [122]。10月31日,江汉大学呼吸医学中心揭牌。 [123]11月,精细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贾永胜创新工作室”获批武汉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135]12月,学校申报的专用装备智能测控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成功获批。 [125]12月,学校“武汉市种子身份基因识别技术中试平台”获批武汉市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平台。 [165]12月28日,江汉大学智算中心正式开始投入使用。 [150]2024年,牵头组建全国重点实验室。 [155]
2025年2月,学校申报的“可持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获批正式立项建设。 [160]2月25日上午,江汉大学与湖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暨,“湖北省食品安全应用型人才培训基地”揭牌仪式。 [161]3月,江汉大学原创MNP技术破解无鉴定标准作物的鉴定难题入选最高人民法院种业知识产权保护典型案例。 [173]4月2日,江汉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全面合作协议签署仪式在深圳华为坂田基地举行。 [166]5月,获批“武汉市开源创新中心(人工智能方向)”。 [178]
办学条件
播报编辑
院系专业
截至2025年6月,学校设有17个学院性学院(部)、69个本科专业 [182],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 [46] [177]
所属学院 | 专业名称 |
---|---|
江汉大学商学院 [31] | 金融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 |
大数据管理与应用 | |
工商管理 | |
会计学 | |
财务管理 | |
物流管理 | |
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98] | - |
江汉大学法学院 [81] | 法学 |
行政管理 | |
社会工作 | |
江汉大学教育学院 [82] | 数字媒体技术 |
应用心理学 | |
教育学 | |
江汉大学人文学院 [30] | 汉语言文学 |
汉语言文学(影视文化) | |
汉语国际教育 | |
广告学 | |
历史学 | |
播音与主持艺术 | |
文化产业管理 | |
江汉大学外国语学院 [99] | 英语 |
法语 | |
日语 | |
江汉大学音乐学院 [100] | 音乐学 |
舞蹈表演 | |
音乐表演 | |
江汉大学美术学院 [97] | 美术学 |
绘画 | |
公共艺术 | |
江汉大学设计学院 [83] | 视觉传达设计(数字媒体设计) |
产品设计 | |
环境设计 | |
服装与服饰设计 | |
表演(服装表演与设计) | |
视觉传达设计 | |
江汉大学智能制造学院 [28]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 |
智能制造工程 | |
自动化 | |
江汉大学环境与健康学院 [93] | 环境工程 |
江汉大学人工智能学院 [29] | |
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 | |
电子信息工程 |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医学部 [32] | |
针灸推拿学 | |
药学 | |
护理学 | |
医学影像技术 | |
生物技术 [101] | |
园艺 [102] | |
食品质量与安全 [103] | |
光电材料与技术学院 [26] | 化学工程与工艺 |
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 |
柔性电子学 [27] | |
物理学 | |
数字建造与爆破工程学院 [25] | 城市地下空间工程 |
城乡规划(5年制) | |
江汉大学体育学院(高尔夫学院)·中国赛车学院 [35] | 运动训练 |
体育教育 | |
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 | |
参考资料: [61] 注:学校官网专业数量不一致 |
学科建设
截至2024年7月,江汉大学拥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建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省重点学科5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5个。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是湖北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材料科学、化学、环境/生态学、临床医学等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21] [39] [44] [46] [120]
名称 | 类型 |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
中国语言文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
中国史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
生物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
材料科学与工程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
环境科学与工程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
基础医学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
马克思主义理论 | 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 |
电子信息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教育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临床医学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艺术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社会工作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体育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应用心理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会计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金融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翻译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土木水利 | 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 |
参考资料: [36-37] 注:官网简介页面和学位点介绍页面数据不一致 |
学科名称 | 学科门类 |
---|---|
化学工程与技术 | 工学 |
基础医学 | 医学 |
管理科学与工程 | 管理学 |
控制科学与工程 | 工学 |
生物学 | 理学 |
参考资料: [104](截至2025-08-05) |
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4月,江汉大学共有19个基层教学组织被评为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 [22]截至2025年6月,有专任教师1402人,博士学位教师占比58.9%。 [182]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俄罗斯工程院院士2人 [156],长江学者、国家杰青等国家级人才计划人选20余人次,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专家6人,省级人才计划人选 90余人次,形成了以国家级人才为领军、省部级人才为中坚、中青年博士教师为骨干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多名教师荣获 “全国优秀教师”“楚天园丁奖”“楚天名师”等称号。 [121]外籍教师萨拉·普拉托教授荣获中国政府友谊奖、意大利之星骑士勋章。 [182]
2025年01月,江汉大学环境与健康学院刘景富教授入选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终身科学影响力排行榜”、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年度科学影响力排行榜”。 [157]
教学建设
- 质量工程
截至2019年,学校有省级高层次教学团队7个 [70]。
截至2025年6月,学校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1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87门。有国家体育科普基地1个。 [182]
类别 | 专业 |
---|---|
国家级特色专业 | 美术学、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4] |
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 化学工程与工艺 [4] |
省级品牌专业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 [4] |
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 | 生物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园艺、临床医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 [4] |
省级现代产业学院 | 智能与软件产业学院 [128] |
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 | 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环境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汽车服务工程、艺术设计学 [4] |
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 | 园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临床医学全科医学方向 [4] |
医学类专业认证(临床、护理、中医等) | 临床医学 [96] |
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95] |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汉语言文学、英语、生物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环境工程、音乐学 |
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95] | 广告学、金融学、应用心理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园艺、临床医学、会计学、美术学、视觉传达设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历史学、法语、法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社会工作、工商管理、城乡规划、服装与服装设计、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旅游管理、公共艺术、教育学 |
省部级实验教学中心 [95] | 化工应用与创新实验中心、物理实验中心、艺术设计实验中心、经济与管理实验中心、医学实验中心、英语语言学习中心、电工电子实验中心 |
省部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95] | 企业运营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物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 |
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军事理论、大学计算机基础、医学免疫学、法律援助社会实践 [1] [15] |
省级课程思政优秀课程 | 食品营养学 [131] |
省级高层次教学团队 | 化工应用与创新实验系列课程教学团队、应用心理专业教学团队、文艺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系列课程教学团队、美术学专业教学团队、生物技术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团队、环境工程专业教学团队 [70] |
省级课程思政优秀团队 | 食品营养学课程团队 [131] |
教育部高等学校虚拟仿真教学创新实验室项目案例团队 | 美术学院陶艺虚拟仿真实验室、企业运营虚拟仿真实验室 [130] |
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 | 江汉大学课程思政促进中心 [131] |
注:名单不全(截至2024年7月) |
- 教学成果
成果名称 | 完成单位 | 奖项 |
---|---|---|
推进基础课与实践教学协同创新,致力知识向能力有效转化 [64] | 山东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四川大学,同济大学,合肥工业大学,江汉大学,江苏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昌吉学院,钦州学院 |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模块化实践课程 [163] | 校企联合开发 | 湖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湖北高校楚课联盟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 | 湖北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武汉科技大学、武汉工程大学、江汉大学、武汉纺织大学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女足“江大模式”:高水平体育人才协同培养的创新与实践 | 江汉大学、武汉市足球协会、武汉体育中心发展有限公司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一体两翼”,协同赋能:诊所式卓越基层法治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江汉大学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地方高校机械类专业“三交叉三融合”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 江汉大学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三轮驱动式”地方高校生物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创新与应用 | 江汉大学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高校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校企协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与实践 | 江汉大学、武汉红人服饰有限公司 | 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基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地方高校国防教育实践 | 江汉大学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计算机基础课程群分层个性化混合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江汉大学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面向城市社区“政学医用”协同,临床医学全科特色人才培养的探索 | 江汉大学 | 省级教学成果奖三等奖 |
参考资料: [65] |
- 学生获奖
近三年,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文学艺术作品987篇(件),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和艺术体育类竞赛奖励8756人次;本科学生累计在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上获得金牌13枚、银牌4枚、铜牌5枚,其中2022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季博文获得2024 年巴黎奥运会皮划艇静水男子500米双人划艇金牌。多年来,学校为国家队输送了王霜、姚伟等一大批主力队员,助力中国女足勇夺2022年亚洲杯冠军。武汉车谷江大女足俱乐部荣获女超联赛五连冠、2025年首届亚冠冠军。(数据统计截至2025年6月) [182]
合作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合作办学,不断推进国内外交流合作,着力构建彰显城市大学特色的办学格局。加强与武汉市政府部门及企事业单位的战略合作,共建武汉市开源创新中心(人工智能方向),与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合作共建实验学校打造大中小教育共同体、智能网联汽车软件产业开源联盟,与硚口区合作打造汉正街时尚产业创新学院、智慧医疗开源联盟。深化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美、英、法、德、意、日、澳等高校开展校际交流和交换生项目,每年选派优秀在校生赴国(境)外交流学习,并建有西班牙语中心、德国语言文化中心。国际学生参加竞赛屡获佳绩,近年来荣获“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学生跨文化能力大赛湖北赛区特等奖、全国二等奖和“文化使者”奖等。校龙舟队参加乌干达龙舟赛曾连续3年获总冠军。 [182]
由本校牵头,联合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共同申报的 “ 高通量原子层级精度微纳米颗粒包覆装备”项目,经京津冀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组织多轮论证审核,正式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 [151]
2025年1月,江汉大学首次牵头获批国家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研发计划。 [158]
2025-08-05,由江汉大学牵头,联合柔电(武汉)科技有限公司、四川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共同申报的“高通量原子层级精度微纳米颗粒包覆装备”项目,正式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颠覆性技术创新重点专项。 [168]
2025-08-05,江汉大学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与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在学校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 [162]
2025-08-05,江汉大学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签署全面合作协议。 [174]
附属医院
截至2024年7月,学校有14家附属医院,分别是武汉市第六医院、武汉市中心医院、武汉市普爱医院、武汉儿童医院、武汉市第五医院、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武汉市肺科医院、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江汉大学附属第一口腔医院、江汉大学附属黄石市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十堰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江汉大学附属孝感市中医院、江汉大学附属洪湖市中医院 [114]。武汉市第三医院挂牌该校临床医学院。 [20]2025-08-05,武汉市第八医院正式挂牌江汉大学教学医院。 [167]
学术研究
播报编辑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7月,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25个,国家体育科普基地1个、省级科普基地4个,市级中试基地2个、概念验证中心1个。 [182]
类别 | 名称 |
---|---|
精细爆破全国重点实验室 | |
国家级科普基地 | 江汉大学都市时尚体育科普基地 |
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 可持续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160] |
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光电化学材料与器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
农业农村部科研平台 | 农业农村部华中生物DNA指纹鉴定公共研发中心 |
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 | 工业烟尘污染控制湖北省重点实验室、爆破工程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持久性有毒污染物环境与健康危害湖北省重点实验室、认知与情感障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省豆类(蔬菜)植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汉江流域特色生物资源保护、开发与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DNA指纹鉴定技术研发与应用湖北省工程技术中心、新能源材料表界面调控技术与装备湖北省工程研究中心 |
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 | 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城市圈制造业发展研究中心、湖北曲艺研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江汉大学城市研究中心 |
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可持续化学光电材料研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有机半导体创制与应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
其他省级科研平台 | 柔性显示材料与技术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湖北省气体净化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湖北省健康代糖产品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湖北省环保型汽车油管智能制造企校联合创新中心、湖北省校企共建起重安全智控研发中心、湖北省化学工程共性技术研究中心、湖北省食用豆类植物自然科技资源中心、湖北省化学研究院、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柔性光电材料与技术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湖北省农业生物种质基因检测鉴定中心、湖北曲艺研究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湖北省知识产权培训(武汉)基地、江汉大学——湖北省新型智库(培育) |
省级科普基地 | 马克思主义学院-社科普及基地、美术学院-社科普及基地 |
市级科研平台 | 武汉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基地、江汉大学城市研究所、江汉大学武汉记忆工程研究中心、武汉市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研究基地、武汉材料改性与成形研究基地、武汉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制造业战略与发展研究所、武汉豆类植物研究基地、武汉延安精神研究基地、武汉市食品安全分析与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面向珠宝行业的质量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武汉市复杂机电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市智能物联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花卉(菊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城市音乐文化研究院、武汉政协智库(人民政协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心)、湖北省食用豆类植物自然科技资源中心(科普教育基地)、江汉大学武汉生物医学研究院禁毒科普教育基地 |
参考资料: [41] [92] [119] [126] [129] |
研究成果
截至2025年6月,近五年,承担各类纵向科研项目2000余项。精细爆破谢先启院士团队完成湖北“一号工程”鄂州花湖机场净空降高爆破等区域重大项目,承接一批国家战略项目,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原创的植物MNP标记法破解了生物 DNA鉴定技术与产品链的多项“卡脖子”问题,制定我国首个支撑《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实质性派生品种制度的行业标准。微藻生物技术在碳中和、药物开发和农业面源污染物治理等领域成功应用,首期成果以1200万元转化落地。 [182]
项目名称 | 负责人 | 获奖名称 |
---|---|---|
复杂环境下高层高耸结构精准爆破拆除设计理论与控制技术 | - | 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54] |
水工大体积混凝土隐蔽缺陷物理影像诊断与绿色修复关键技术 [153] | 林世镔 | 2024年度湖北省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长大隧道钻爆法开挖动力效应精细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 [153] | 蒋楠 | 2024年度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复杂环境下框架(剪)结构楼房定向爆破精细控制理论与关键技术 | - | 2024年度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
城市埋地管道爆破振动效应评价方法与控制技术 | - | 2024年度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复杂海况深海嵌入式大桥基础开挖精细爆破关键技术及应用 | - | 2024年度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舰船用钛钢过渡接头爆炸焊接关键技术及应用 | - | 2024年度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127] |
近代汉口市政研究(1861-1949) [8] | 方秋梅 | 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睡虎地汉简<算术>“田”类算题 [8] | 涂文学 | 湖北省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
覆膜滤料高效袋式除尘器应用 [9] | 余新明 | 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武汉上市企业发展的现状、问题与对策——基于武汉、南京、成都的比较研究 [10] | 杨波 | 湖北省发展研究奖三等奖 |
基于赛车的武汉体育时尚产业发展研究 [11] | 夏宏武 | 湖北省优秀调研成果二等奖 |
气相色谱法快速分离检测食品中有毒有害物质仿真技术与应用 [12] | 胡思前 | 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夏枯草优质野生种质资源的筛选及推广应用 [12] | 董元火 | 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GRP78在雌激素介导的胃癌细胞增殖中的作用机制 [12] | 付政祺 | 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
铁路隧道低扰动数字化爆破技术创新与应用 [63] | - | 中国爆破行业协会技术发明一等奖 |
独塔单索面预应力斜拉桥精准定向爆破拆除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63] | - | 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技进步特等奖 |
土壤水分多尺度智能遥感监测关键技术与应用 [115] | 魏祖帅 | 中国地理信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微纳米颗粒表面极限调控技术与装备”项目 [116] | - | 2023年度发明创业创新奖发明创新一等奖 |
“水土交融,场网共享”新时期大土木实践育人模式构建与示范 | - | 国家级二等奖(参与) |
注:名单不全 [172] |
学术资源
- 馆藏资源
截至2024年7月,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27.93万册,电子书刊306.47万册。 [3]
- 学术期刊
《江汉学术》是国家批准的社会科学类学术期刊; 该刊内容涉及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文学、史学、哲学、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管理学等,特色栏目有“现当代诗学研究”(教育部名栏)、法律专栏“法治中国建设的新视域与新话语”(全国地方高校学报名栏)、艺术专栏“艺术史论新视野”等;刊物为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9—2020)、教育部名栏工程入选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中国社科院社科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重要转载期刊、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收录期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CED)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万方)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收录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CHSSCD)来源期刊。 [71]
《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报道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史学、哲学等学科研究成果;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湖北省精品期刊、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全国地方高校精品期刊;特色栏目“武汉学研究”2010年被评为全国地方高校学报“特色栏目”,2012年获第八届湖北省期刊“特色栏目奖”;主要栏目有:政治学研究、经济理论与实践、法学研究、教育学研究、管理学研究、文学研究、哲学研究、历史学研究、文化与新闻传播研究等,特色栏目有:“公法研究”“社会治理研究”。 [72]
《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创刊于1983年,办刊以来,融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发行周期为:双月刊,经过杂志社调整,不断提高了刊物的整体质量,在行业内有一定的影响。江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报道政治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管理学、文学、史学、哲学等学科研究成果,注重传承与创新并重,学术结合时代,理论联系实际。 [73]
校园文化
播报编辑
学校标志
- 校名
江汉大学,简称江大。英文名称为Jianghan University,缩写为JHUN。
- 校徽
学校校徽呈圆形,蓝白两色,主体图案为“江”“大”两汉字的变形体,上下环绕学校中英文名称。
- 校旗
学校校旗呈矩形,红底白字。 [34]
精神文化
- 校训
立德、致用、兼容、创新
释义:立德,《左传·襄公二十四年》:“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 孔颖达 疏:“立德,谓创制垂法,博施济众,圣德立于上代,惠泽被于无穷。”学校崇尚培养学生崇高的理想信念和道德品质,使学生树立高尚品德,成为做人的榜样。致用,学校办学贴近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重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兼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学诣为主、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也是蔡元培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学校崇尚宽广胸襟以罗致各类学术人才,营造思想解放、百家争鸣的学术氛围。创新,学校重视学生的素质教育并通过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造就创新型人才。 [56]
社团文化
- 智能小车爱好者协会
智能小车爱好者协会成立于2025-08-05,是以理论学习为基础,创新实践为保障,“崇尚探索,鼓励创新”为宗旨,学科竞赛和科研实训为核心的专业类社团。其依托智能车平台,不断深入学习和探讨有关人工智能的知识及其相关技术。 [74]
- NAME心理学社
NAME心理学社成立于2002年,是江汉大学唯一一所与心理学相关的学术性社团。多年来致力于心理学在江汉大学中的传播与普及,截至2017年11月,在校成员超过1000人。是校内最有影响力,知名度最高的社团之一。其理念是 “团队,凝聚,进取,奉献”,宗旨是“开己心、识己情、解己惑”。 [75]
- 电子爱好者协会
电子爱好者协会成立于1997年,协会以“求真务实,开拓创新”为宗旨,以夯实理论基础、培养实践能力、开拓工程思维、加强团队协作、注重独立创新为目的。在一代代社员的努力下,电子爱好者协会队伍建设愈加成熟、组织结构日益完备。截至2022年11月,协会专业培训参与人数超3000余人,竞赛培训达200余人,拥有5名专业指导教师,3个专业实验室。 [76]
行政管理
播报编辑
校园环境
播报编辑
江汉大学有三面环水的“艺术半岛”、如玉璜镶嵌山中的问天池等景点。 [50]
三角湖畔
三角湖是江汉大学的象征,完整三角湖实际水域面积4000亩左右,别具风格的现代风格建筑与自然景观交相辉映。很多人愿意形容为"三角湖畔的江汉大学",但既不是三角湖里的江大,也不是江大里的三角湖,湖的灵韵与学校的人文共荣,湖因人而灵、校因湖而更美。三角湖在江汉大学的东侧,以一个半圆的形状连接着校园,因此校园东侧依傍着湖水修建了一条幽径的小道,并种植了大量的植被,让三角湖毋庸置疑成为了江大学子课余时最爱光临的景点。 [94]
孔子铜像
孔子铜像坐落于江汉大学风景秀丽的未名山麓,铜像底座3米,高3 .3米,由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博士捐赠。孔子铜像的落成为学校增添了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它将以具体可感的形象,激励广大青年学子瞻仰先师圣容,思考圣贤教诲,学习、秉承、弘扬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将以厚重的文化积淀,引导广大教师反思和弘扬传统文化,以伟大的教育家孔子为榜样,把传道、授业、解惑、治学付诸承担社会责任的实际行动。江汉大学会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发扬先贤精神,积极开启后学心智,大兴仁爱、礼义、忠信教化,并注入新的时代内容,将儒学精要与时代精神有机结合,与育人事业紧密结合,使学校成为文明的净土、文化的殿堂。 [94]
校友情况
播报编辑
姓名 | 简介 |
---|---|
赵桐 | 上海嗨游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海云岛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创始人CEO [47] |
胡丹 | 武汉东方荣升米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 [48] |
刘向东 | 深圳市天之泰道路材料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汉大学校友会副会长、江汉大学华南校友会会长 [49] |
徐建峰 | 从事中学物理教学与研究,现为武汉市硚口区物理学科带头人 [87] |
张强 | 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某旅卫生连连长兼主治医师(专业技术中校军衔) [88] |
徐婧 | 现任国家税务总局武汉市税务局稽查局四级主任科员,荣获全国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89] |
余建明 | 中国医学影像整合联盟副理事长兼影像技术专委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影像技术学科建设终身成就奖和首席专家及伦琴学者;全国卫生人才评价培训研究和管理家;全国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90] |
王霜 | 武汉车谷江大女足俱乐部队员,荣获亚洲最佳女足青年球员 [91],首届亚足联女子冠军联赛冠军成员 [181] |
韩哲昊 | 武汉市汉阳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官、青工支委秘书长、团支部书记,曾获得个人三等功一次 [152] |
注:排名不分先后,仅展示部分 |
所获荣誉
播报编辑
近三年,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文学艺术作品987篇(件),获省级以上学科竞赛和艺术体育类竞赛奖励8756人次;本科学生累计在奥运会、亚运会、大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上获得金牌13枚、银牌4枚、铜牌5枚,其中2022级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季博文获得2024 年巴黎奥运会皮划艇静水男子500米双人划艇金牌。多年来,学校为国家队输送了王霜、姚伟等一大批主力队员,助力中国女足勇夺2022年亚洲杯冠军。武汉车谷江大女足俱乐部荣获女超联赛五连冠、2025年首届亚冠冠军。 [182]
时间 | 荣誉 |
---|---|
2015年 | 荣获省高校国防教育科研论文评审优秀组织单位 [85] |
2022年 | 荣获2022中国爆破行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84] |
2022年 | 评为“2021年度武汉市道路交通文明安全单位” [86] |
2023年 | 江汉大学获“2023全国非遗曲艺周优秀组织单位”称号 [78] |
2023年 | 教师在全国艺术设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荣获一等奖 [134] |
2023年 | 江大学子获首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射箭金牌 [144] |
2023年 | 杭州亚运会上江汉大学学子勇夺5金1银 [147] |
2023年 | 2023华佗杯全国高等院校针灸推拿临床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个人单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优秀指导老师2项 [171] |
2024年 | 江汉大学获“全市绩效管理综合考评立功单位” [77] |
2024年 | 环境与健康学院获2024年中国分析测试协会分析测试科学奖一等奖 [124] |
2024年 | 江汉大学科研成果获湖北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132] |
2024年 | 学子在“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中荣获国家特等奖 [133] |
2024年 | 江汉大学17名学生入选国家队征战龙舟世界杯勇夺7金3银2铜 [136] |
2024年 | 江汉大学在中国工程机器人大赛中斩获8项一等奖 [138] |
2024年 | 江汉大学长大隧道精细爆破科技创新团队获武汉市2024年“创新发展先锋”团队 [139] |
2024年 | 人工智能学院本科生在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中斩获一等奖 [140] |
2024年 | 2024年中国大学生自行车挑战赛江汉大学代表队勇夺7金2银2铜 [141] |
2024年 | 江汉大学被评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142] |
2024年 | 江汉大学牵头打造的课程荣获湖北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 [143] |
2024年 | 精细爆破国家重点实验室“贾永胜创新工作室”获批武汉市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 [159] |
2023年 2024年 | 入选2024年湖北省青年科技人才晨光托举工程A类项目 [169] |
2025年 | 2025年全国女子举重锦标赛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举重比赛资格赛学子赵金兰夺得3枚金牌 [164] |
2025年 | 2025年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湖北赛区,获一等奖11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7项,一等奖数量位居全省高校前列,并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175] |
2025年 | 2025年国际体联体操世界杯巴库站学子蒙志伟代表中国国家队银牌 [176] |
2025年 | 2025年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ICM),获得国际特等奖提名奖(Finalist)1项,国际二等奖(Honorable Mention)2项。 [179] |
2025年 | 第二届“中国·海峡”武夷竹产业国际工业设计大赛,同时摘得金、银、铜三大国奖奖项高校,斩获赛事最高组织荣誉与教学指导奖项。 [180] |
校园设施
百科校园大使协作认证
(更新于2024.05.29)
宿舍条件
空调
独立卫生间
独立浴室
上床下桌
暖气
四人间
WIFI
热水供应
洗衣房/洗衣机
热水器
微波炉
住宿费1320元/年
门禁
校园环境
离地铁近(3公里内)
7个食堂
清真档口
篮球场
足球场
羽毛球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