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守节为北宋真宗时期武将,曾任右神武大将军 [1] [7],以机敏的外交表现著称。其在出使契丹期间,通过引用汉代典故巧妙应对契丹官员的试探,展现了宋代文人的地理认知与机辩能力 [2-3]。史料记载其因私役职役"白直"被罢官,反映了宋代官员管理制度的特点 [6]。其父焦继勋为五代至宋初名将,父子事迹均载于《宋史》 [7]。
- 中文名
- 焦守节
- 所处时代
- 北宋真宗时期 [2-3]
- 官 职
- 右神武大将军 [1]
- 出使经历
- 假官西上閤门使 [5]
- 家族成员
- 父焦继勋 [7]
- 文献记载
- 《宋史》卷261 [4] [7]
- 罢官原因
- 私役白直 [6]
生平与官职
播报编辑
焦守节为北宋初期武将,据《宋史》记载曾任右神武大将军 [1] [7]。宋真宗年间,受命出使契丹时假官为西上閤门使,此系宋朝外交中常见的"假官"制度,旨在维护国家礼仪对等原则 [5]。
外交事迹
播报编辑
在契丹出使期间,契丹官员指远处山岭称"此黄龙府也",焦守节立即反问"燕然山距此几许?" [2-3]。此问借东汉窦宪追击匈奴至燕然山刻石记功的典故,既暗含对汉代边塞地理的泛化认知,又彰显了宋代文臣使节擅用历史典故的外交智慧。
罢官事件
播报编辑
焦守节曾因私自役使"白直"(宋代负责公务防送的职役)被弹劾罢官。宋代明确规定白直为公务差役,官员私役属违法行为,此事件成为研究宋代职役制度的重要案例 [6]。
家族背景
播报编辑
其父焦继勋(901-978)为五代至宋初名将,历仕后晋、后汉、后周及北宋四朝,官至彰武军节度使。焦氏父子事迹载于《宋史·卷二百六十一》,安徽安庆焦氏宗谱亦将其列为远祖 [7]。
命名渊源
播报编辑
"守节"之名体现了宋代儒家伦理的命名特征。据《宋史》人物姓名分析,"守节"与同期人物"克让""忠恕"等均为儒家核心思想的具象化表达,反映了孔子仁礼观对社会文化的深远影响 [4]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