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对策是犯罪学术语,指综合运用策略、方法及技术手段预防、揭露、惩罚犯罪及矫治罪犯的体系 [2-4] [8]。其核心内容包括犯罪预测、预防机制、司法处理及罪犯改造等环节 [7],构成犯罪学研究的基本内容之一 [1]。
现代犯罪对策分为古典单纯打击模式与强调“打防结合”的现代综合治理模式。中国现行对策以“打防并举”为基础,逐步向全面预防过渡,实施“抓大放小”策略以优化资源配置 [7]。加罗法洛提出的“消除”“赔偿”二元惩罚对策及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对当代刑事政策产生深远影响 [5]。
- 定 义
- 预防、揭露、惩罚犯罪的方法总称
- 核 心
- 综合治理与打防结合
- 战 略
- 立足现在、着眼未来预防 [7]
- 层 次
- 策略、方法、技能 [7]
- 应 用
- 犯罪预测与罪犯改造
基本概念与构成
播报编辑
犯罪对策包含以下核心维度 [2-4] [8]:
- 1.预防犯罪:通过消除犯罪诱因降低发生概率;
- 2.揭露机制:运用侦查技术识别犯罪行为;
- 3.惩罚体系:依据法律实施制裁;
- 4.矫治措施:改造罪犯以减少再犯风险。
理论与分类发展
播报编辑
犯罪对策理论历经两大阶段 [7]:古典的犯罪对策和现代犯罪对策。
- 1.古典模式:以直接打击犯罪为主,缺乏系统性预防;
- 2.现代模式:强调“打击与预防结合”,注重社会综合治理。
加罗法洛在犯罪对策论中提出:
- 二元惩罚体系:根据犯罪人危险性实施“消除”(如监禁)或“赔偿”(如强制劳动) [5];
- 被害人补偿制度:通过“赔偿基金”保障受害者权益 [5]。
中国实践与挑战
播报编辑
截至2023年,中国犯罪对策呈现以下特点 [7]:
- 战略方向:从单纯打击转向“打防结合”,最终实现全面预防;
- 执行策略:集中资源处理重大案件(“抓大放小”);
- 制度短板:犯罪预防体系尚处建设初期,亟需完善。
跨学科应用
播报编辑
犯罪对策心理学作为应用学科分支,研究内容包括:
- 心理学原理在犯罪侦查中的应用;
- 犯罪心理画像技术;
- 审讯策略的心理学依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