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中文名
- 007之生死关头
- 外文名
- Live and Let Die
- 其他译名
- 铁金刚勇破黑魔党、生死关头、007之你死我活
- 类 型
- 动作、惊悚、冒险
- 制片地区
- 英国
- 拍摄日期
- 2025-08-06-2025-08-06
- 拍摄地点
- 牙买加、美国
- 发行公司
- 米高梅/联美
- 导 演
- 盖伊·汉弥尔顿
- 编 剧
- Tom Mankiewicz、伊恩·弗莱明
- 片 长
- 121 分钟
- 上映时间
- 2025-08-06
- 票 房
- 35377836 美元
- 对白语言
- 英语、匈牙利语
- 色 彩
- 彩色
- 电影分级
- PG
- imdb编码
- tt0070328
- 出品时间
- 1973年
- 制片成本
- 7000000 美元
剧情简介
播报编辑
007接到一单新任务,英国三名情报人员在美国遇害,英政府却无法查出凶手,007赶赴异邦调查真相,意外发现这宗案件不仅与邪恶的巫术有关,还牵涉到一桩将牵动全世界的毒品案件。
阴谋主使人坎南迦在加勒比海上的巫岛实施着他的罪恶计划,他用巫术蛊惑愚弄着民众,并以此为幌子,内里进行疯狂的贩毒,企图成为全球毒枭。007勇闯巫岛,开始了危机重重的旅程,险象环生的过程中结识了岛上女主教Solitaire,Solitaire对坎南迦的统治深感不满,助007顺利脱险,007再一次陷入美女的艳遇与战争的漩涡中。 [2]
演职员表
播报编辑
演员表
职员表
制作人 | 艾伯特·R·布洛柯里、哈里·萨尔兹曼 |
原著 | 伊安·弗莱明 |
导演 | 盖伊·汉弥尔顿 |
副导演(助理) | Derek Cracknell、William Grefe、Alan Hopkins、Raymond Becket、Nicolas Hippisley-Coxe、Richard Jenkins |
编剧 | 汤姆·曼凯维奇 |
摄影 | Ted Moore |
配乐 | 乔治·马丁 |
剪辑 | Bert Bates、Raymond Poulton、John Shirley |
选角导演 | Weston Drury Jr. |
美术设计 | 西德·凯恩、Stephen Hendrickson、Robert W. Laing、彼得·拉蒙特 |
服装设计 | Julie Harris |
布景师 | Frederic C. Weiler |
(参考资料)
角色介绍
播报编辑
詹姆斯·邦德
演员罗杰·摩尔
配音-
英国情报机构军情六处的间谍,代号007,持有杀人执照,被授予可以除去任何妨碍行动的人的权力。这次007奉命调查英国情报人员遇害案,只身潜入加勒比地区,开始了危机重重的旅程。
塔罗牌女主教
演员简·西摩尔
配音-
塔罗牌大师,拥有在塔罗牌中预知未来的美丽女巫,她的超凡能力被巫毒教利用,为了保持自己的法力,她向来守身如玉,后来因为爱上了邦德而失去了魔力,没有了利用价值的她遭受了大反派的追杀,幸而有邦德一路的保驾护航才得以生还。
坎南迦
演员亚非特·科托
配音-
绰号Mr. Big,有一脸诡异笑容,他是一个加勒比海小岛国的总理,拥有国家元首身份的反派头目。事实上,他却是遍布美洲的黑人犯罪团伙首脑,并利用巫毒教,控制着大批加勒比岛民信徒。
罗茜卡佛
演员葛洛瑞亚·亨德利
配音-
美国中情局在那个加勒比小国雇用的一个临时工作人员,她的第一次任务是协助到此调查康奈格的另一个英国特工,第二次任务就是在牙买加假扮邦德夫人协助詹姆斯·邦德,这个呆呆的菜鸟情报员暗地里已经转投巫毒教,奉命谋害007但任务失败,结果被邦德戳穿她的敌方卧底身份,仓皇逃跑时触碰了巫毒教的稻草人机关。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2-3]
音乐原声
播报编辑
专辑名称 | 序号 | 曲目名称 | 序号 | 曲目名称 |
---|---|---|---|---|
《007之生死关头》 | 01 | 《Live And Let Die》(Main Title) | 02 | 《Just A Closer Walk With Thee》 |
03 | 《New Second Line》 | 04 | 《Bond Meets Solitaire》 | |
05 | 《Whisper Who Dares》 | 06 | 《Snakes Alive》 | |
07 | 《Baron Samedi's Dance Of Death》 | 08 | 《San Monique》 | |
09 | 《Fillet Of Soul-New Orleans》 | 10 | 《Live And Let Die》 | |
11 | 《Bond Drops In》 | 12 | 《If He Finds It, Kill Him》 | |
13 | 14 | |||
15 | 《Gunbarrel / Snakebit》 | 16 | 《Bond To New York》 | |
17 | 《San Monique》 | 18 | 《Bond And Rosie》 | |
19 | 20 | |||
21 | 22 | 《Underground Liar》 |
(参考资料)
幕后花絮
播报编辑
- 尽管制片方为肖恩·康纳利开出的片酬高达550万美元,但他仍然拒演007。
- 从1963年出现Q的《第七号情报员》开始,该片是第一部没有出现Q的007影片。
- 片中塔罗纸牌的背面印着“007”。
- 约翰·加文、Simon Oates、John Ronane、Michael McStay和迈克尔·比林顿都是邦德扮演者的人选。
- 在该片选角期间,罗杰·摩尔主演的电视剧《The Persuaders!》在美国收视不佳,被电视台提前解除了合同,自由身的罗杰·摩尔因而刚好赶上《007之生死关头》的拍摄档期。
- 汽艇飞跃堤道的拍摄创造了110英尺远的世界纪录,而第二只汽艇与警车相撞并非是剧本设计的情节,而是拍摄中的真实事故。
- 在007标志性片头中,罗杰·摩尔成为第一位不戴帽子的007。
- 在该片中,观众第二次看到了邦德的住处。
- 该集中的交通工具包括:伦敦AEC Regent III RT型双层巴士、雪弗兰Novas警用摩托、贝尔206 Jet Ranger直升机、科罗拉多、Mini Moke、福特US sedan、纽约出租车、雪弗兰敞蓬版Impala、赛斯纳172轻型飞机、Glastron GT-150高速游艇、Glastron-Carlson CV21喷气快艇、Glastron Carlson CV19喷气快艇、雪弗兰Bel Air和凯迪拉克敞蓬版El Dorado等。
- 罗杰·摩尔和简·西摩尔在电影拍摄的过程中,由于饮食的原因都患了痢疾。
- 该片的特技协调人罗斯·卡南加是片中鳄鱼农场的主人,他还作为罗杰·摩尔的替身拍摄了007从鳄潭脱险的镜头,制片方非常欣赏卡南加,于是将片中的反派角色定名为罗斯·卡南加。
- 该片是继1964年的《金手指》之后第一部使用标准宽银幕的007影片。
- 黛安娜·罗斯是扮演索丽泰尔的人选。
穿帮镜头
- 当邦德离开商店时,车窗玻璃上映出了剧组人员和现场观众。
- 在火车上的搏斗场景中,Tee-Hee将车窗玻璃打碎,而当后来邦德将他扔出车外升起车窗时,玻璃又完好无损。
- 邦德乘坐出租车准备去黑人居住区时,后车窗外出现了一个山坡,而转眼间山坡却消失了。
获奖记录
播报编辑
活动 | 时间 | 奖项 | 接收方 | 结果 |
---|---|---|---|---|
第46届奥斯卡金像奖 | 1974年 | 最佳科幻电影 | 保罗·麦卡特尼 | 提名 |
(参考资料)
幕后制作
播报编辑
影片筹拍
《生死关头》改编自伊恩·弗莱明1954年的原著小说,编剧汤姆·曼金威兹将伊恩·弗莱明最具争议的小说《生死关头》改编成剧本的同时,盖伊·汉弥尔顿也开始了勘景工作。在勘景过程中,新奥尔良一处街景被选定为爵士葬礼的摄制地,加勒比地区的一座鳄鱼养殖场成了拍摄邦德被困和脱险的外景地。
拍摄过程
1972年10月,演员全部到位之后,剧组在路易斯安娜河口开始了紧张的拍摄工作。但第一天的拍摄就颇为不顺,两艘快艇在拍摄时撞在大树上,特技人员受伤。而到了第二天,突发的洪水更是将拍摄场地淹没,拍摄工作不得不推后数日。2025-08-06,剧组带着两吨重的拍摄器材,从新奥尔良飞到牙买加北岸进行拍摄。在双层巴士追车,鳄鱼潭遇险等重头戏拍摄完成后,剧组于12月19号回到伦敦,继续在松林片场拍摄有大量“蛇”出现的场景。 [4]
制作发行
播报编辑
上映日期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国家/地区 | 上映/发行日期 |
---|---|---|---|---|---|
美国 | 2025-08-06 | 英国 | 2025-08-06 | 日本 | 2025-08-06 |
香港 | 2025-08-06 | 意大利 | 2025-08-06 | 挪威 | 2025-08-06 |
荷兰 | 2025-08-06 | 丹麦 | 2025-08-06 | 西班牙 | 2025-08-06 |
西德 | 2025-08-06 | 法国 | 2025-08-06 | 芬兰 | 2025-08-06 |
瑞典 | 2025-08-06 | 土耳其 | 1975年1月 | 菲律宾 | 2025-08-06 |
(参考资料)
制作发行公司
制作公司 | 发行公司 | |||
Eon Productions Ltd | CBS/Fox | 联美电影公司 | 20世纪福克斯家庭娱乐公司 | Warner Home Vídeo |
C.B. Films | HBO有线电视频道 | CBS/Fox Home Video | RCA | |
Danjaq Productions | 米高梅 | 华纳家庭视频公司 | 米高梅联美家庭娱乐 | 美国广播公司 |
United Artists | 索尼电影娱乐公司 | Tuschinski Film Distribution | Europe |
(参考资料)
影片评价
播报编辑
该片宣告了罗杰·摩尔时代的到来,为配合巫毒教的特点,电影也罕见的出现了一些超自然的设计,邦女郎索丽塔的塔罗牌预测,巫毒教反派的出色表演,这些都是这部007成功的关键,《007之生死关头》的成功表明了连巫毒诅咒都无法抵挡詹姆斯·邦德的魔力。(rogerebert 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