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地间隙指车辆水平停放时,地面与底盘刚性部件(如发动机油底壳、悬架托臂)最低点的垂直距离 [4]。最小离地间隙特指满载静止状态下的测量值,直接影响车辆通过性和稳定性:间隙越大越能应对复杂路况,间隙越小则高速稳定性更优。
轿车与SUV存在显著差异,前者空载间隙多在110-150毫米,后者可达200-250毫米 [2]。该参数会随载重增加而减小,悬架系统状态也会产生影响 [3-4]。工程设计中需平衡通过性、稳定性及特殊场景需求,例如越野车通过增大间隙提升障碍物通过能力,而跑车则减小间隙以降低重心 [4]。
- 中文名称
- 离地间隙
- 英文名称
- ground clearance of machine
- 定 义
- 机架最低部位距巷道底板或底面的距离。
- 应用学科
- 煤炭科技(一级学科),矿山机械工程(二级学科),掘进机械(三级学科)
以上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 定 义
- 地面与车辆底部刚性物体距离
- 测量状态
- 空载或满载静止状态
- 影响因素
- 载重、悬架系统等
- 轿车数值
- 110-150毫米
- SUV数值
- 200-250毫米
- 功能影响
- 通过性、稳定性
定义与测量
播报编辑
离地间隙的基准测量点为底盘刚性部件最低点,常见于发动机油底壳、变速箱壳体或悬架托臂位置 [2] [4]。包含两种测量标准:
- 空载离地间隙:无载重状态测得,反映车辆基础通过能力
- 最小离地间隙:额定满载时测得,决定极限通过高度
测量需在水平路面静止状态下进行,部分车型标注标准存在地域差异(如日韩系车采用空载值,欧美系车多标注满载值) [4]。
车型差异特征
播报编辑
- 轿车:设计侧重稳定性,间隙范围110-150毫米,最低点多在变速箱或机油底壳 [2]。跑车特殊设计可达100毫米以下 [4]
- SUV/越野车:强调通过性,间隙普遍超过200毫米,部分四驱车型可达250毫米(如2025年实测本田CR-V四驱版为208毫米) [3]
- 特殊车辆:军用越野车可超过200毫米,超跑采用可调悬架实现动态调整 [4]
工程影响维度
播报编辑
- 通过性:间隙越大越能通过石块、深坑等障碍,避免托底导致的油底壳破损风险 [5]。接近角、离去角需与离地间隙协同设计 [4]
- 稳定性:间隙每降低10mm,车辆重心高度约下降7-12mm,高速弯道侧倾减少15%-20%
- 场景适应性:城市道路边缘通过需要至少110-150mm间隙,野外行驶推荐200mm以上 [4]
动态变化机制
播报编辑
悬架系统压缩会导致间隙减小:
- 满载状态较空载减少20-50mm [1] [3]
- 弹簧老化车辆在颠簸路面间隙波动幅度增加 [5]
- 空气悬架车型可实现30-80mm高度调节
实测数据示例
播报编辑
以2025年本田CR-V实测为例:
- 两驱舒适版空载198mm,满载173mm
- 四驱AWD版空载208mm,满载185mm该数据验证了驱动形式对间隙的影响,四驱系统部件布局会抬高底盘最低点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