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态特征
播报编辑
花两性,两侧对称。萼片5,花瓣状,紫色、蓝色、白色或黄色,卵形或椭圆形,上萼片有距,距囊形至钻形,2侧萼片和2下萼片无距。花瓣(或称上花瓣)2,条形,生于上萼片与雄蕊之间,无爪,有距,黑褐色或与萼片同色,距伸到萼距中,有分泌组织。退化雄蕊(或称下花瓣)2,分别生于二侧萼片与雄蕊之间,黑褐色或与萼片同色,分化成瓣片和爪两部分,瓣片匙形至圆倒卵形,不分裂或二裂,腹面中央常有一簇黄色或白色髯毛,基部常有2鸡冠状小突起。雄蕊多数,花药椭圆球形,花丝披针状线形,有1脉。心皮3-5(-7),花柱短,胚珠多数成二列生于子房室的腹缝线上。蓇葖有脉网,宿存花柱短。
种子四面体形或近球形,只沿稜生膜状翅,或密生鳞状横翅,或生同心的横膜翅 [1]。
主要价值
播报编辑
经济价值
景观价值
地理分布
播报编辑
广布于北温带地区。我国约有113种,除台湾省和广东省的海南岛以外在其他各省区均有分布;翠雀亚属约有110种,分布于西南、西北、华北、东北以及湖北、安徽北部、江苏北部、河南、山东等省区,其中大多数种分布在云南北部、西藏东部和四川西部一带的高山地区;还亮草亚属有1种,分布于自中条山和秦岭至珠江流域的亚热带地区 [2]。
生态习性
播报编辑
一般生于海拔较高的山坡草地或丘陵沙地 [3]。
下级分类
播报编辑
翠雀亚属 Subgen. Delphinastrum (DC.) W. T. Wang
还亮草亚属 Subgen. Delphinium
演化特点
播报编辑
(2)叶自深裂到全裂,一回裂片自浅裂到细裂;
(5)种子自四面体形、只沿稜有翅、表面多少平滑到卵球形或球形、有鳞状或膜质横翅或有网状凹陷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