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词苏克萨哈(苏克萨哈)一般指叶赫纳喇·苏克萨哈
- 全 名
- 纳喇·苏克萨哈
- 别 名
- 苏克沙哈
- 封 号
- 二等子
- 所处时代
- 清朝
- 民族族群
- 满洲正白旗
- 逝世日期
- 1667年
- 主要成就
- 康熙朝四大辅政大臣之一
- 最高官职
- 领侍卫内大臣、太子太保
人物生平
播报编辑
松锦之战
苏克萨哈起初担任佐领。崇德六年(1640),苏克萨哈跟随郑亲王济尔哈朗包围锦州,屡次击败明军。明朝总督洪承畴率军十三万人救援,清太宗亲率大军进行阻截,明军败走,苏克萨哈同护军统领汉岱追击击败明军于塔山,次日,又追击明军于海岸。苏克萨哈随豫亲王多铎等设伏袭击,与汉岱追斩杏山的溃兵。
揭发多尔衮
顺治九年(1652),进一等男爵加一云骑尉。起初苏克萨哈隶属于睿亲王多尔衮,多尔衮去世后,苏克萨哈与王府护卫詹岱等揭发多尔衮阴谋移驻永平府、殡敛服色违制等谋逆罪状,于是多尔衮被死后追责。苏克萨哈升任镶白旗护军统领。
常德之战
顺治十二年(1655),刘文秀派遣部将卢明臣、冯双礼等分兵进犯岳州、武昌,苏克萨哈设伏兵截击,大败明军。卢明臣率水师抵御,被苏克萨哈击败。刘文秀率军进攻常德,战舰千余,蔽江而下,苏克萨哈指挥清军奋勇截击,六战六捷。苏克萨哈纵火焚舟,斩获甚众,卢明臣落水阵亡,刘文秀败走贵州。
奉诏辅政
顺治十八年(1661)正月,康熙帝即位,苏克萨哈与索尼、遏必隆、鳌拜等受遗诏辅政,成为辅政大臣。当时,索尼是四朝旧臣,遏必隆、鳌拜皆是公爵,并且比苏克萨哈早担任内大臣,尤其是鳌拜功勋卓著,盛气凌人,被人所忌惮。苏克萨哈以额驸之子的身份,入侍宫廷,得到顺治帝的恩宠眷顾,辅政大臣中名次仅次于索尼。苏克萨哈与鳌拜有姻亲关系,但论事则意见不合,两人积累成仇,索尼也厌恶苏克萨哈。
诬陷被杀
鳌拜隶属于镶黄旗,与正白旗互易庄地,索尼赞成,遏必隆没有制止,于是圈换土地开始实施。康熙五年(1666),大学士兼户部尚书苏纳海因拨地迟延,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因变乱更易、阻挠换地,下发刑部议罪,以法律没有规定,请求将三人鞭责、籍没。康熙帝浏览奏章后,召四大辅臣商议,鳌拜请求重罚,索尼、遏必隆附和鳌拜,唯独苏克萨哈认为不可,于是康熙帝不同意鳌拜的提议。鳌拜最后伪造皇帝诏书,将三人处死。
鳌拜认为苏克萨哈是与自己作对,怀恨在心。不久,索尼去世,鳌拜日益骄纵,苏克萨哈被鳌拜所逼,经常闷闷不乐。康熙六年(1667),康熙帝亲政,加恩辅臣。次日,苏克萨哈上奏:“臣才庸识,浅蒙先皇帝眷遇,拔授内大臣。早夜悚惧,恐负大恩。当先皇帝上宾之时,惟愿身殉以尽愚悃。不意恭承遗诏,臣名列于辅臣之中,分不获死,以蒙昩余生,勉竭心力,冀图报称。不幸一二年来,身婴重疾,不能始终效力于皇上之前,此臣不可逭之罪也。兹遇皇上躬亲大政,伏祈睿鉴,令臣往守先帝陵寝,如线余息,得以生全,则臣仰报皇上豢育之微忱亦可以稍尽矣”。请求守先帝陵寝,但愿能够保全余生。有旨诘问,鳌拜与他的同党、大学士班布尔善等诬陷苏克萨哈有怨恨,不欲交换政权,构陷罪状二十四款,以大逆论罪。苏克萨哈他的其长子、内大臣查克旦被凌迟处死;其余的六个儿子(侍卫穗黑、塞黑里、郎中那赛、塞克精额、达器、德器)、一个孙子(侉克札)、两个侄子(图尔泰、海兰)都被处斩,籍没;苏克萨哈的族人、前锋统领白尔赫图、侍卫额尔德、乌尔巴也被处斩。判决书书上呈,康熙帝知道鳌拜素来与苏克萨哈有仇,这是公报私仇,于是以“核拟未当”而不同意。鳌拜捋起袖子,露出胳膊上前,强行上奏数日,最后判处苏克萨哈绞刑,其余人全部被害。
康熙八年(1669)年五月,鳌拜被擒,康熙帝下诏以苏克萨哈虽有罪,不至诛灭子孙,此皆鳌拜挟仇所致。七月,康熙帝命恢复官职及二等子世爵,由他的幼子苏常寿袭爵。 [1-2]
历史评价
播报编辑
《清史稿》:四辅臣当国时,改世祖之政,必举太祖、太宗以为辞。然世祖罢明季三饷,四辅臣时复徵练饷,并令并入地丁考成。此非太祖、太宗旧制然也,则又将何辞?索尼忠于事主,始终一节,锡以美谥,诚无愧焉。苏克萨哈见忌同列,遂致覆宗。遏必隆党比求全,几及于祸。鳌拜多戮无辜,功不掩罪。圣祖不加诛殛,亦云幸矣。 [1]
家族成员
播报编辑
父亲:苏纳
长子:查克旦,官至内大臣。
幼子:苏常寿 [1-2]
史籍记载
播报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