霞(拼音xiá)是汉字通用规范一级字(常用字)。 [1]此字始见于《说文》中。 [2]《说文·雨部》中说“霞,赤云气也。”本义指日出、日落前后天空及云层上因日光斜照而出现的彩色光象或彩色的云。后引申为像彩霞般的颜色。《楚辞·屈原·远游》中说“载营魄而登霞兮,掩浮云而上征。”这里的霞又通“遐”,指远。 [2-4]
(基本信息栏参考资料: [4])
- 中文名
- 霞
- 总笔画
- 17
- 拼 音
- xiá
- 五 笔
- FNHC
- 结 构
- 上下结构
- 部 首
- 雨
- 平水韵部
- 平声六麻 [5]
- 注音字母
- ㄒㄧㄚˊ
- 字 级
- 一级(编号3400) [1]
- 笔顺编号
- 14524444512115154
- 统一码
- 基本区 U+971E
字源演变
播报编辑
“霞”是形声字。字形采用“雨”做形旁。篆文从雨,表示与云有关。叚声。本义是日出、日落前后天空及云层上因日光斜照而出现的彩色光象或彩色的云。所谓的霞,其实是天空中彩色的云,在日出、日落时会出现的一种景象。唐王勃《滕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中用霞来比喻如彩霞般艳丽。《说文》文字(图1)。隶变后楷书写作霞。 [2]
详细释义
播报编辑
读音 | 词性 | 释义 | 例句 | 英译 | 例词 |
xiá | 名词 | 日出、日落时天空及云层上因日光斜射而出现的彩色光象或彩色的云。 | 《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 刘逵注:霞,赤云也。 后蜀毛熙震《浣溪沙》词:绮霞低映晚晴天。 沈从文《三三》:三三就非常着急,觉得自己的脸上也像天上的霞一样。 | colorful clouds;morning or evening glow | 霞举飞升;云霞;霞彩 |
云,烟云,烟雾。 | 晋曹毗《临园赋》:青霞曳于前阿,素籁流于森管。 南朝梁江淹《恨赋》:郁青霞之奇意,入修夜之不旸。 前蜀牛峤《女冠子》词:锦江烟水,卓女烧春浓美。小檀霞,绣带芙蓉帐,金钗芍药花。 | ||||
指流霞,美酒。 | 宋梅尧臣《送张子野知虢州先归湖州》诗:清甘不楚齿,若酒倾残霞。 宋梅尧臣《次韵景彝三月十六日范景仁家同饮还省宿》:种桃依竹似仙家,邀对春风共泛霞。 | ||||
飞蛾名。 | |||||
比喻脸上的红晕。 | 宋张耒《上元都下》诗之一:淡薄晴云放月华,晚妆新晕脸边霞。 | ||||
形容词 | 指像霞一样美丽的光彩 | 南朝宋· 鲍照《登庐山望石门》:瑶波逐穴开,霞石触峰起。 | color;lustre;radiance | 霞石;霞帔 | |
通“遐”。遥远 | 朱熹集注:霞与遐通,谓远也。 | faraway;remote | 霞志;霞区 |
[4] [6]
古籍释义
播报编辑
说文解字
《卷十一》《雨部》 胡加切
赤云气也。从雨叚声。 [7]
广韵
胡加切,平麻匣 ‖ 叚声鱼部
霞,赤气腾为云。又汉复姓,有霞露氏。 [8]
康熙字典
《戌集中》《雨字部》
《唐韵》胡加切。《集韵》《韵会》《正韵》何加切。??音霞。《说文》:赤云气也。从雨叚声。《玉篇》:东方赤。《广韵》:赤气腾为云。《集韵》:云日气相薄。《增韵》:日旁彤云。通作赮。
又《字汇补》:汉复姓有霞露氏。
又与遐通。《楚辞·远游》:载营魄而登霞。朱注:古与遐借用。
又《增韵》:通作虾。《吴越春秋·乌鸢歌》:啄霞矫翮兮云闲。《字汇补》:霞卽虾也。
又叶音胡。《楚辞·远游》:餐六气而飮沆瀣兮,漱正阳而含朝霞。保神明之淸澄兮,精气入而麤秽除。
又叶音何。曹植《洛神赋》: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渠出绿波。 [9]
字形书法
播报编辑
字形对比
书写演示
“霞”字是上下结构,书写是先写上面的“雨”字旁,在第八笔一点完成部首“雨”字书写。然后在“雨”字正下方开始书写下面一部分,以第九笔横折开始“叚”字书写,最后一笔一捺结束“霞”字书写。
书法欣赏
音韵汇集
播报编辑
时代 | 声韵系统名称 | 韵部 | 声母 | 韵母 |
先秦 | 高本汉系统 | ɡ? | ? | |
王力系统 | 鱼 | ? | ea | |
周法高系统 | 鱼 | ɡ | ra? | |
两汉 | 西汉 | 鱼 | ||
魏 | 歌 | ra | ||
晋 | 歌 | ra | ||
南北朝 | 宋北魏前期 | 歌戈麻 | rɑ | |
南北朝 | 北魏後期北齐 | 麻 | a | |
南北朝 | 齐梁陈北周隋 | 麻 | a | |
隋唐 | 拟音/高本汉系统 | ? | a | |
隋唐 | 拟音/王力系统 | ? | a | |
隋唐 | 拟音/董同龢系统 | ? | a | |
隋唐 | 拟音/周法高系统 | ? | a | |
隋唐 | 拟音/李方桂系统 | ? | a | |
隋唐 | 拟音/陈新雄系统 | ? | a |
[12-13]
韵书集成
字形 | 小韵 | 韵摄 | 声调 | 韵目 | 声母 | 声类 | 开合 | 等第 | 清浊 | 反切 | 拟音 | |
广韵 | 霞 | 遐 | 假 | 平声 | 麻 | 匣 | 开口呼 | 二 | 全浊 | 胡加切 | ?a | |
集韵 | 假 | 平声 | 麻 | 匣 | 开口呼 | 二 | 全浊 | 何加切 | ??a | |||
韵略 | 平声 | 麻 | 何加切 | |||||||||
增韵 | 平声 | 麻 | 何加切 | |||||||||
中原音韵 | 霞 | 阳平 | 家麻 | 晓 | 全清 | xia | ||||||
中州音韵 | 平声 | 家麻 | 奚加切 | |||||||||
洪武正韵 | 遐 | 平声 | 麻 | 匣 | 胡 | 全浊 | 何加切 | ?a | ||||
书 | 平声 | 四鱼 | 商居切 | |||||||||
分韵撮要 | 遐 | 阳平 | 晓 |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