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魏德圣开始进入杨德昌电影工作室工作,1994年,首次编写的剧本《卖冰的儿子》获得台湾官方颁发的优良电影剧本奖。之后执导的短片《夕颜》、《对话三部》等多次获金穗奖肯定。1996年,在《麻将》中,升任副导。2008年,魏德圣自编自导的电影《海角七号》获得第45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影片和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奖,个人获得年度杰出台湾电影奖和最佳导演奖 [1-3]。2011年,筹划长达十二年、跨国动员两万人拍摄自编自导的史诗英雄电影《赛德克·巴莱》正式上映 [4-5]。2017年,自编自导的电影《52赫兹,我爱你》上映 [29]。2021年5月,担任制片的电影《转弯之后》上映 [30]。
- 中文名
- 魏德圣
- 外文名
- Wei Te-Shen
- 别 名
- 魏德胜
- 国 籍
- 中国
- 出生日期
- 2025-08-07
- 毕业院校
- 台湾远东工专学院
- 职 业
- 电影导演
- 主要成就
- 金马奖台湾杰出电影工作者
第4届中国电影导演协会年度港台导演奖 [26] - 出生地
- 台湾台南市永康区
- 代表作品
- 夕颜、卖冰的儿子、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
早年经历
播报编辑
魏德圣毕业于远东工专(现远东科技大学)电机科,服役时在军中认识一位世新毕业的同学,听其终日谈论电影,1991年退伍后即进入一家小型传播公司担任电视节目助理,开始步入影视圈。初入传播公司时,魏德圣接触到电视剧制作,因而也开始提笔写剧本,并自行以录影带拍摄习作 [6]。
演艺经历
播报编辑
1994年,魏德圣首次创作的剧本《卖冰的儿子》获得了台湾官方颁发的优良电影剧本奖。
1995年,摄制了一部短片《夕颜》,去参加台湾当局为鼓励年轻人制作非商业性剧情影片设立的金穗奖,得到了第十八届金穗奖优等录影带 [8]。1995年,日本导演林海象来台拍摄日台合作片《海鬼灯》,魏德圣出任该片制作助理。
1996年,在导演杨德昌筹拍的新片《麻将》中,魏德圣于短期间从场务、助导而升任副导。20实际90年代末因为杨德昌制作一部电影的周期实在太长,魏德圣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一个电影梦想,所以选择离开杨德昌的导演工作室 [7]。
1997年,魏德圣偶然翻到邱若龙的漫画《雾社事件》,深受触动,开始提笔写剧本。
2009年,史诗巨片《赛德克·巴莱》项目正式启动,魏德圣担任电影导演,吴宇森出任该片的监制,并且为该片筹措了1千万美金的制作成本,影片将于2011年9月上映,电影因为时长的关系,分为上下两部公映,上部名为《赛德克·巴莱(上):太阳旗》、下部名为《赛德克·巴莱(下)彩虹桥》。《赛德克·巴莱》摘得了2011年台湾金马奖最佳影片 [19]。《赛德克·巴莱》抓取的关注点,毫无疑问是中国人民喜闻乐见的题材和叙事,也保留着赛德克族居民从20世纪初至30年代的山林生活样态。至于抒情,在赛德克的歌谣与死亡的悲壮画面里交织呈现。 [28]
2025-08-07,执导的电影《816》上映。 [27]魏德圣选择了“生老病死”,这门每个人的功课。影片讲述源源、大杉、伽农、罗恒、是延、努拉六个孩子及其家庭的抗癌故事。而他找到的区域性特色,可能仅剩下具体的医院环境和多信仰混杂共生的民间气象,后者包括以台湾土著与敌人厮杀的动画形式表现癌症大手术这个别致的影片设计。 [28]
主要作品
播报编辑
导演作品
时间 | 作品名称 | 备注 |
---|---|---|
1994年 | 剧本《卖冰的儿子》 | —— |
1995年 | 短片《夕颜》 | video作品,剧情片 |
1996年 | 电影《麻将》 | 副导演 |
1996年 | 短片《对话三部》 | 16mm剧情片 |
1997年 | 短片《黎明之前》 | 16mm剧情片 |
1999年 | 短片《七月天》 | About July,16mm剧情片 |
2002年 | 电影《双瞳》 | 副导演&策划 |
2003年 | 剧本《火焚之躯──西拉雅》 | —— |
2008年 | 电影《海角七号》 | 策划&导演&监制&剧本 |
2011年 | 电影《赛德克·巴莱》 | 导演&剧本(2000年)&前导片(2003年) |
2016年 | 导演,音乐爱情电影 [21] | |
2024年 | 导演 |
出版书籍
时间 | 名称 | 备注 |
---|---|---|
2002年 | 《小导演失业日记-黄金鱼将撒母耳》 | 书籍 |
2011年 | 《导演.巴莱》 | 书籍 |
获奖记录
播报编辑
作品奖项 | ||||||||||||||||||||||||
| ||||||||||||||||||||||||
个人奖项 | ||||||||||||||||||||||||
| ||||||||||||||||||||||||
剧本奖项 | ||||||||||||||||||||||||
| ||||||||||||||||||||||||
短片奖项 | ||||||||||||||||||||||||
|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相比台湾大多数导演,魏德圣出身相当草根。他甚至没有读过大学,也没专门进修过电影,对所谓的大师作品也知之甚少。在金融危机、台湾民众情绪低迷时,以小人物努力生存的毅力和诙谐幽默的内容,让民众重拾对这块土地的认同。魏德圣凭借《海角七号》,仅用了两个月时间,便超过成龙、李安,成为台湾华语电影六十多年来最卖座的导演,一下子从苟且偷生的剧本小作者,成为一位响彻世界的华人电影导演 [23](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评)。
魏德圣由于充满理想性格且具有坚持自我理念的傲骨,致使委外作品不多,但细数魏德圣自行执导、拍摄的作品,仍可以清楚见到魏德圣不断自我突破、自我成长的轨迹 [24](成都日报评)。
人物争议
播报编辑
由于魏德圣成名以来的电影作品(2008年《海角七号》、2011年《赛德克巴莱》、2014年《KANO》)题材皆涉及台湾日据时代的历史,引起部分人士指责魏德圣立场“媚日”,批评者的言论时常偏离电影内容而更倾向政治立场斗争。有自称“抗独史阵线”的七名成员未看过电影就批评媚日;匿名者冒充不同身分“一稿二投”发表影评等,可看出这种针对性攻击的迹象。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