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文熙192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1937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1949年—1956年历任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和华东水利学院教授;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年—1991年任清华大学教授;1958年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2025-08-06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3] [12-13] [21]
黄文熙长期致力于水工结构与岩土工程的研究和实践工作。 [14]
人物生平
播报编辑
1929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土木工程系,获工科学士学位,后留校任教。
1931年—1933年,任上海慎昌洋行建筑部结构设计员。
1933年,考取清华大学第一届留美公费生,主修河工专业,在中国国内参观实习。
1934年,进入美国依阿华大学。
1935年,转入密歇根大学,学习力学和水工建筑,毕业后获得硕士学位。
1937年,获得密歇根大学博士学位;并任中央大学水利系教授、系主任。
1949年—1956年,历任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和华东水利学院教授,南京水利实验处处长。
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1956年—1991年,任清华大学教授。
1958年,任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副院长。
1971年,任南京水利科学院顾问、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顾问。
2025-08-06,在北京逝世,享年92岁。 [3] [12-13] [21]
主要成就
播报编辑
科研成就
- 科研综述
黄文熙善于抓住生产实践中的关键性学术问题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注意引进和推广中国国内外先进技术。如创导用栅法分析拱坝应力阐明影响砂土液化的许多因素,并创议用振动三轴仪研究液化问题等。建议用砂井和预压法加固软土地基用反滤层和排水井防止闸坝地基渗透破坏用补偿基础原理建造水闸用就地浇注混凝土防渗墙阻塞砂粒地基的渗漏等。参加了治淮和治黄工程中一些水闸和佛子岭、梅山、板桥、岳城、新丰江、毛家村等水坝的科研与加固工作,以及武汉长江大桥、上海宝山钢厂及其它一些工程的有关河道冲刷防护与地基加固处理的咨询工作,并对这些工程提出了建议。 [1]
- 学术论著
截至2001年1月,黄文熙编著的论著有《土的工程性质》《农田灌水法之水力理论》《地基之沉陷量及地基中之应力分布》《挡土墙土压力之研究》 [19]《水坠坝的固结理论及其应用》《土的硬化规律和屈服函数》《土的弹塑性应力—应变模型理论》等。 [20]
- 学术交流
时间 | 学术活动名称 | 举办地 |
1981年2月 | 中国水利学会第三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 [6] | 北京 |
人才培养
- 教育思想
黄文熙提倡启发式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主张学生的基础理论和基本工程技能训练并重,强调试验在土力学教学和研究生培养中的地位。他要求他的研究生阅读大量的文献和尽可能多做试验。主张从有实际工程经验的技术人员中招收工科研究生,主张从实际工程中的迫切问题中选科研题。 [3]
- 治学态度
黄文熙治学严谨,对论文和报告审查尤为严格,修改仔细。要求对理论推导需反复校核,试验结果必须有多次重复试验。他的研究生在论文工作中的试验常在百组以上。他在任教时,每次讲课都要花很多精力认真备课,撰写论文时,公式的推导、插图绘制和文献检索均亲自动手。 [3]
- 学科建设
1939年,黄文熙在中国国内大学中首先开设土力学课程,并建立了第一个土力学试验室。 [13]
- 讲授课程
20世纪70年代后期,黄文熙为年轻教师和研究生讲授《高等土力学》《结构力学》等课程。 [3]
- 培养成果
荣誉表彰
时间 | 荣誉表彰 |
---|---|
1955年 | 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1] |
社会任职
播报编辑
时间 | 担任职务 |
---|---|
1954年12月—1959年4月 | |
1955年6月—1957年5月 |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第一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15] |
1957年2月—1982年5月 | |
1957年5月—1960年4月 |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第二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16] |
1959年4月—1965年1月 | |
1960年4月—1967年1月 | 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第三届常务委员会委员 [17] |
1964年12月—1975年1月 | |
1981年2月 | |
1982年5月—1986年7月 | 中国力学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8] |
1986年7月—1990年8月 | 中国力学学会第三届理事会名誉理事 [9] |
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 [3] | |
中国水利学会岩土力学专业委员会主任 [3] | |
江苏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3]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五届委员会委员 [3] |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京市第六届委员会委员 [3] | |
中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理事长 [3] | |
中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名誉理事 [3] | |
个人生活
播报编辑
- 家世背景
- 婚姻家庭
黄文熙的妻子是张乃珍。 [22]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黄文熙是中国土力学工程技术的奠基人和开拓者。”(吴江通评) [14]
人物纪念
播报编辑
- 讲座命名
“黄文熙讲座”是1998年为纪念黄文熙诞辰90周年而开设的,讲座刊登在《岩土工程学报》每年第一期。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