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江县,浙江省金华市辖县,位于浙江省中部偏西,金华市北部,东北邻诸暨市,东南接义乌市,西南与兰溪市毗连,西北和建德市、桐庐县接壤。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四季冷暖干湿分明,总面积918平方千米。 [25] [27]截至2025年6月,浦江县辖3个街道、7个镇、5个乡。 [1]截至2024年末,浦江县常住人口46.9万人。 [54]
浦江县古称“丰安”,以浦阳江而得名。东汉兴平二年(195年),建县。唐天宝十三年(754年),置浦阳县。五代吴越天宝三年(910年),改浦阳为浦江。1960年1月,并入义乌县。1966年12月,恢复浦江县,属金华市。 [23] [25]浦江县古越文化历史悠久,旅游资源丰富,有“文化之邦”“书画之乡”之称。县内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浦江板凳龙、浦江迎会、浦江乱弹等。境内名胜古迹众多,山水生态旅游资源有国家4A级旅游景区仙华山风景区、神丽峡景区等,此外还包括鸡冠岩、宝掌山、玄鹿山、马岭、浦阳江、朝天门等,构成浦江独特的生态旅游景点。 [31]
2024年,浦江县实现生产总值320.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3%。 [54]
- 中文名
- 浦江县
- 外文名
- Pujiang County
- 别 名
- 丰安
- 行政区划代码
- 330726
- 行政区类别
- 县
- 所属地区
- 浙江省金华市
- 地理位置
- 浙江省中部
- 面 积
- 918 km2
- 下辖地区
- 3个街道、7个镇、5个乡
- 政府驻地
- 浦阳街道人民路40号
- 电话区号
- 0579
- 邮政编码
- 322200
- 气候条件
- 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 人口数量
- 46.9 万(2024年末常住人口)
- 著名景点
- 仙华山风景区、神丽峡景区、白石湾景区
- 车牌代码
- 浙G
- 地区生产总值
- 320.24 亿元(2024年)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五代时,属吴越国之婺州,吴越王钱镠因与吴王杨隆演之父杨行密相仇,上书梁太祖凡郡县名称与杨字同音者都予奏改,遂于后梁开平四年(吴越天宝三年,910年),改浦阳县为浦江县。其后隶属关系屡有变动,而浦江之名沿用下来。
1949年,浦江解放,隶属浙江省金华专区(初称第八专区)。
2025-08-04,国务院决定撤销浦江县建制,除梅江人民公社(相当于区)行政区域划归兰溪县外,其余行政区域并入义乌县。
1966年,恢复浦江县,属金华地区。
1985年6月,地区改市,属金华市。 [23]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区划沿革
1960年1月,撤销浦江县建制,除梅江人民公社(含蜀山、长陵、墩头、石埠、白沙5个大队,面积207.78平方千米)行政区域划归兰溪县外,其余行政区域(面积1119.57平方千米)并入义乌县。
1961年9月,调整人民公社组织规模,恢复区公所,浦江地区设5区26个公社。
1962年7月,新合公社复归桐庐县。
1966年12月,青山、马剑两公社(面积148平方千米)划归诸暨县。恢复浦江县建制,辖1镇4区、24个公社、421个大队。其后有部分乡镇并分或更名。
1969年6月,撤销区级行政机构,至1980年5月又恢复区,设1镇5区25公社。
1983年8月,政社分设,公社改称乡(镇),原平湖公社析为平湖、大元、外罗家3乡。
1985年,黄宅、岩头、白马、郑宅4乡改为镇,至年底全县为1直属镇、5区4镇22乡。
1986年12月,平湖乡改为檀溪镇。
1991年11月,郑家坞乡改为镇。是年全县为1直属镇、5区6镇20乡。
1992年5月,撤区扩镇并乡(简称撤扩并),撤销5个区,原27个乡镇调整为8镇8乡。各乡镇人民政府分别在已撤并的乡(除大元、外罗家外)原驻地设置办事处,全县共有9个办事处。
1993年9月,潘宅乡改为镇。 [24]
区划详情
截至2025年6月,浦江县辖3个街道、7个镇、5个乡:浦南街道、仙华街道、浦阳街道、黄宅镇、白马镇、郑家坞镇、郑宅镇、岩头镇、檀溪镇、杭坪镇、大畈乡、中余乡、前吴乡、花桥乡、虞宅乡。 [1]县人民政府驻浦阳街道人民东路40号。 [26]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浦江县位于浙江省中部偏西,金华市北部,介于东经119°42′~120°07′,北纬29°21′~29°41′之间。东北邻诸暨市,东南接义乌市,西南与兰溪市毗连,西北和建德市、桐庐县接壤,距金华婺城区46千米。总面积918平方千米。 [25] [27]
浦江县
地质
浦江县位于浙江江山一绍兴断裂带西侧,属华夏古陆南岭准地槽钱塘江坳陷带,地层出露较为齐全,除晚古生界外,元古界至新生界均有发育。中生界火山岩遍布全县,约占全县面积的1/3。县境东北部主要以古生界以前海相地层为主,间有海陆交互相地层发育;西部主要为中生界火山岩陆相地层;东南部则为新生界第四纪松散堆积地层。 [27]
地形地貌
浦江县地貌以分割破碎的低山丘陵为主,西北高东南低。县内最高峰为县北大畈乡朝天门山,海拔1050米。白马镇与诸暨市交界处的浦阳江道为全县最低点,海拔仅24米。境内地表高低起伏,山丘广布。东南为环山的浦江盆地,杭坪、虞宅等乡镇亦有小块盆地错落;高丘山地多分布于县境西北部。地貌类型分为平畈、岗地、丘陵和山地。 [27]
气候
浦江县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兼有亚热带季风气候和山地、盆地气候特色:冬夏季风交替明显,四季冷暖干湿分明;降水丰沛,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旱涝发生频率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气候类型多样,立体气候明显。 [27]
水文
浦江县域河流均属钱塘江水系,主要干流有浦阳江和壶源江,为钱塘江的一、二级支流。浦阳江源出花桥乡天灵岩南麓,横穿浦江盆地,东流经诸暨、萧山入钱塘江。壶源江源自天灵岩西北麓,纵贯北部山区,北流经桐庐、诸暨、富阳入富春江。 [27]
土壤
浦江县域内的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紫色土、黑色石灰土、粗骨土、石质土、新积土、潮土和水稻土等9个土类、14个亚类、32个土属、48个土种。低山丘陵以红壤和紫色土为主,红壤占全县土壤总面积的53.6%,也是林业发展的主要土壤,酸性强,粘性重,有机质较少,富铝化作用明显,土壤侵蚀严重,土层一般深厚;紫色土占全县土壤面积的9.9%,具有母岩特性,有酸性紫色土和石灰性紫色土两个亚类,是发展经济林木的理想土壤。黄壤占土壤总面积4.9%,分布于海拔650米以上土地,属山地垂直地带性土壤,有机质含量高,养分丰富;水稻土占总面积17.85%,属自然土壤经长期水耕植稻所形成,集中分布于浦江盆地和山间谷地。 [31]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水资源
浦江县域内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工程型”“资源型”缺水兼而有之。全县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6.75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仅1597立方米,是金华市平均水平的93%、全省平均水平的90%、全国平均水平的70%。 [30]
土地资源
浦江县有耕地8604.32公顷。其中水田6980.73公顷,占81.13%;园地7958.39公顷。其中果园4769.97公顷,占59.94%;茶园1386.25公顷,占17.42%;林地61902.76公顷;草地489.20公顷;湿地全部为内陆滩涂,有12.91公顷;城镇村及工矿用地7172.38公顷;交通运输用地1950.70公顷;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2869.49公顷。 [29]
生物资源
植物资源
浦江县森林植被分区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北部亚地带,浙闽山丘甜槠木荷林区,地带性森林植被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原生植被残存甚少,绝大部分被次生林所代替。主要植被类型有针叶林、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竹林、灌丛和灌草丛、经济林等。全县森林植被较为丰富,种子植物有128科700余种,其中木本植物75科300余种。针叶树种主要有马尾松、湿地松、黄山松、杉木、柳杉、水杉等;阔叶树种有麻栎、木荷、枫香、白栎、短柄枹栎、苦槠、甜槠、青冈等;竹种以毛竹为主;灌木树种有映山红、马银花、檵木、乌饭树、算盘子、盐肤木、化香等。属国家一级、二级保护的珍稀树种有南方红豆杉、银杏、金钱松、长叶榧、榉树、三尖杉等。 [31]
动物资源
浦江县有动物6门16纲67目264科880种,主要包括兽类64种,鸟类68种,两栖类12种,蛛形类15种,昆虫类599种。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有白颈长尾雉、穿山甲、小灵猫、大灵猫、斑羚、小天鹅、鸳鸯、鸢、赤腹鹰、小隼、红隼、白鹇、勺鸡、草鸮、斑头鸺鹠、长耳鸮和短耳鸮等23种;属于浙江省重点保护动物的有食蟹獴、鼬獾、狐、豪猪、四声杜鹃、大杜鹃、戴胜、喜鹊、黑枕绿啄木鸟、中白鹭、白鹭、红嘴相思鸟、棕背伯劳、平胸龟和滑鼠蛇和五步蛇等17种。 [31]
森林资源
浦江县森林面积980208亩,森林覆盖率71.18%,活立木蓄积4482115立方米。林地面积中,乔木林地863252亩;竹林地50119亩;灌木林地66837亩(其中特殊灌木林66773亩,一般灌木林64亩);未成林造林地1587亩;迹地883亩(其中采伐迹地411亩,火烧迹地453亩,其它迹地19亩);宜林地面积12717亩(其中规划造林地9520亩,其它宜林地3197亩)。 [31]
湿地资源
浦江县有湿地面积120亩以上的人工湿地以及宽度10米以上、长度5千米以上的河流湿地总计18783亩,涉及湿地类型有2类2型。其中,天然湿地(河流湿地)面积8658亩,占湿地总面积的46.09%;人工湿地面积10126亩,占湿地总面积的53.91%。现有县级重要湿地3处,分别是通济桥水库湿地、金坑岭水库湿地和外胡水库湿地,合计面积6371亩。 [31]
矿产资源
浦江县矿产资源较为贫乏,主要有石灰岩矿、煤及石煤矿、萤石矿、铜矿、磷矿等。已发现矿产21种,其中能源矿产3种;金属矿产7种;非金属矿产11种。具一定储量规模的甲类矿床较少,一般为矿点和矿化点。 [28]
人口
播报编辑
截至2023年末,浦江县户籍总人口39.67万人,其中男性20.55万人,女性19.12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064人,出生率为5.2‰;死亡人口3208人,死亡率为8.08‰;自然增长率为-2.88‰。根据全国5‰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结果,年末常住总人口46.5万人,其中城镇人口29.38万人,城镇化率为63.2%。 [21-22]
截至2024年末,浦江县户籍总人口39.59万人,其中男性20.49万人,女性19.09万人。全年出生人口2221人,出生率为5.6‰;死亡人口2657人,死亡率为6.71‰;自然增长率为-1.1‰。根据2024年人口变动抽样调查推算,年末全县常住人口46.9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4万人,其中城镇人口30.4万人,城镇化率为64.9%,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54]
政治
播报编辑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2022年,浦江县地区生产总值(GDP)274.7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2.6%。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1.76亿元,比上年增长2.5%;第二产业增加值123.05亿元,比上年增长2.4%,其中工业增加值105.6亿元,比上年增长1.7%;第三产业增加值139.95亿元,比上年增长2.8%。GDP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4.3:44.8:50.9。常住人口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9417元,比上年增长2.5%。 [13]
2023年,浦江县实现生产总值291.46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0.91亿元,比上年增长3.6%;第二产业增加值126.24亿元,比上年增长6.1%,其中工业增加值108.33亿元,比上年增长6.5%;第三产业增加值154.31亿元,比上年增长7.6%。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3.7:43.3:52.9。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5%、38.3%和59.2%。全县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2815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8914美元),比上年增长6.4%。 [46]
2024年,浦江县实现生产总值320.24亿元,按可比价计算,比上年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2.19亿元,比上年增长3.8%;第二产业增加值130.78亿元,比上年增长7.0%,其中工业增加值108.30亿元,比上年增长7.9%;第三产业增加值177.27亿元,比上年增长5.9%。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3.8:40.8:55.4。三次产业对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3%、45.6%和52.1%。全县常住人口人均生产总值68574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9629美元),比上年增长5.6%。根据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结果和国家GDP核算制度规定,2023年全县地区生产总值修订为301.54亿元,三次产业结构为3.7:40.9:55.4。
2024年,浦江县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8.2%。其中,第二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44.2%,增长30.2%,拉动全部投资增长11.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投资占全部投资的55.7%,下降4.6%,拉低全部投资增长2.9个百分点。民间投资下降11.9%,交通、水利能源投资增长149.3%,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3.7%,制造业投资增长38.6%。
2024年,浦江县实现财政总收入38.80亿元,比上年下降0.6%。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6.61亿元,比上年增长4.9%,地方级税收收入19.81亿元,与上年持平。一般公共预算支出61.53亿元,比上年增长6.7%,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例达76.7%。全年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5.46亿元,比上年增长77.7%。 [54]
第一产业
2024年,浦江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2.47亿元,比上年增长3.8%。全年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8.71亿元,比上年增长3.9%。其中,农业(种植业)产值13.75亿元,增长2.8%;林业产值0.31亿元,下降2.8%;牧业产值3.72亿元,增长9.8%;渔业产值0.48亿元,增长3.2%;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产值0.44亿元,增长6.4%。全年粮食种植面积6.56万亩,产量2.36万吨。全年生猪出栏10.75万头,肉类总产量1.19万吨,其中猪肉1.16万吨;家禽出栏14.51万只;水产品产量0.55万吨。 [54]
第二产业
2024年,浦江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增加值72.83亿元,比上年增长12.0%。638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0.8%;销售产值413.32亿元,增长10.8%;出口交货值98.04亿元,增长9.6%,产品销售率为98.46%;实现营业收入399.97亿元,增长11.2%,利润总额8.23亿元,下降14.6%。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34.19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46.9%;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7.55亿元,比上年增长44.3%,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10.4%;装备制造业增加值17.29亿元,比上年增长23.0%,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3.7%。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6.20亿元,比上年增长4.0%。
2024年,浦江县68家资质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80.0亿元,比上年增长10.1%,其中省内建筑业总产值76.3亿元,比上年增长17%,实现建筑业增加值22.60亿元,比上年增长2.9%。房屋施工面积609.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23.4%;房屋竣工面积245.3万平方米,比上年增长52.2%。资质以上建筑企业实现利润总额0.8亿元,比上年增长42.6%。 [54]
第三产业
2024年,浦江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17.94亿元,比上年增长5.5%。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2.48亿元,比上年增长10.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限上消费品零售额30.59亿元,比上年增长11.2%;乡村限上消费品零售额1.38亿元,比上年增长2.8%。按消费形态分,限上商品零售30.41亿元,商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11.8%;限上餐饮收入1.55亿元,餐费收入比上年下降5.5%。限上商品零售额中生活品质类较快增长,服装类零售额增长132.8%;由于今年以旧换新政策落实有效,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增长62.1%,汽车类零售额增长23.7%,其中新能源汽车增长55.0%。
2024年,浦江县进出口、出口、进口额分别为161.63亿元、155.42亿元、6.2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9%、19.1%和下降6.8%。从行业看,服装、贸易和绗缝行业分别增长20.8%、18.8%和15.7%,合计拉动全县出口增长12.6个百分点。
截至2024年末,浦江县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达1473亿元,比上年增长12.4%,其中,贷款余额747.32亿元,增长13.8%;存款余额725.35亿元,增长11.0%。 [54]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教育事业
截至2024年末,浦江县有小学28所,在校生34302人;初中14所,在校生16292人;普通高中8所,在校生7501人;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3801人;幼儿园62所,在园幼儿12455人;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生96人。教职工5786人,其中普通高中634人,中职319人,初中1242人,小学1842人,幼儿园1749人。 [54]
科学技术
2024年,浦江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1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7.9%。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123.7%,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7家,累计204家。首次入选国家工业母机重大专项,获评首个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建成首家省级未来工厂,首次荣获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国省引才计划落地数、省科技创业领军人才和高技能领军人才入选数均实现“零”的突破,引进博士16人、大学生4018人。 [54]
文化事业
2024年,浦江县建成40个“15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打造城市书房7个、文化驿站2个、乡村博物馆2家,开展“万年韶华”文艺赋美活动406场、全民健身活动80余场。 [54]
国家一级文化馆:浦江县文化馆 [8]
国家一级图书馆:浦江县图书馆 [12]
医疗卫生
截至2024年末,浦江县有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91家,其中县级医院3家、民营医院9家、其他卫生机构2家、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6家、社区卫生服务站9家、村卫生室156家、医务室16家、个体及社会办医疗机构180家。全县医疗机构拥有床位2752张,卫生技术人员4211人,执业(含助理)医师1744人,注册护士1802人。 [54]
社会保障
2024年,浦江县基本养老保险参保人员29.77万人,户籍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99.72%,“金惠保”选缴率93.5%。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资助参保率和医疗救助政策落实率均达到100%。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从310元/月调整至330元/月,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从1100元/月调整至1145元/月。 [54]
交通运输
播报编辑
浦江县境内交通便利,杭长铁路经过郑家坞区域,G60杭金衢段高速公路贯穿浦江南北,20省道构成浦江县城主要南环线并横跨浦江东西,G351国道建成通车,与县域公路一起构成了浦江四通八达的公路交通主骨架。 [28]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方言
浦江县古属吴越之地,其方言塞音和塞擦音分清、次清和浊清三套,属于吴方言。吴方言分南、北两个次方言,其界限在浙江中部,正处于浦江与诸暨两县之间。位于南部吴语区北缘的浦江,兼具南、北两部的特点,而以南部的为多。在语音上,南部吴语多有文白两读的分歧,而浦江话的文白分歧较小,对应亦颇整齐。
浦江话共有声母32个,文读韵母39个,白读韵母40个。声调也有文白之分,文读和白读声调各为8个。音韵、词汇和语法结构均有鲜明的地方特点,如浦江话中出现的音节,以韵为纲,同韵按不同声母排列,声韵皆同者以声调为序。县内语言基本一致,但各地方言口音仍有差异,大致可分为南乡、北乡、城区、东乡口音。 [27]
传统艺术
浦江民间文化艺术起于清代的竹根雕,与东阳木雕、青田石雕并称“浙江三雕”;麦秆剪贴画,形象逼真,色彩艳丽,中外人士称为“迷人的艺术”剪纸,风格秀丽,质朴大方,,令人叹为观止;起于明代的“迎会”,以会桌制作奇巧,童趣天真,堪称华夏一绝;“灯会”,融书、画、工艺于一体,人物灯、竹丝灯、板龙灯、走马灯、灯种繁多,各呈民彩,深受中外人士赞誉;“浦江乱弹”,曲调激越高亢,优美流畅,为婺剧主要声腔,流行于浙、赣、皖数省。1993年,文化部命名浦江为“中国民间艺术之乡”。
非遗
- 综述
浦江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2010年10月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浦江板凳龙、浦江乱弹、浦江麦秆剪贴、郑义门营造技艺、浦江迎会被列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浦江滚地龙、浦江擂马、浦江什锦、浦江豆腐皮捞制技艺、杭坪摆祭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27]
- 浦江剪纸
据《浦江县志》记载及现代研究,浦江剪纸在唐五代以前就已兴盛。到了清代,独具特色的浦江乱弹戏曲艺术在浦江盛行。浦江剪纸由于历史悠久、风格独特、地方色彩鲜明,历代作品遗存丰厚。1993年,浦江县被国家文化部正式命名为“中国民间艺术(剪纸)之乡”。2008年,浦江剪纸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10年,浦江剪纸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5]
- 龙舞(浦江板凳龙)
龙舞(浦江板凳龙),顾名思义就是一条条用单个板凳串联而成的游动的龙灯。浦江板凳龙由龙头、龙身(子灯)、龙尾三部分组成,俗称长灯。根据龙头造型,可分仰天龙、俯地龙、大虾龙等类别。因凳板(龙身)上的设置造型不同,亦有方灯、酒坛灯、字灯等十一种不同的形态。每逢节日或重大庆典兴灯,以麦饼团、剪刀箍、甩尾巴为主要表演阵式。浦江板凳龙保留了中国尤其是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带“龙信仰”的民间文化传统,融汇了书画、剪纸等民间艺术的民间形态,传承了群众体育和广场舞蹈的艺术形式,具有民俗、历史研究价值和民间工艺传承功能。2025-08-04,龙舞(浦江板凳龙)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6-17]龙舞(浦江板凳龙)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54]
-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浦江迎会)
抬阁(芯子、铁枝、飘色)(浦江迎会),是一种较为特色的节庆巡游民俗活动,相传它起源于纪念胡公大帝的祭祀仪式,长期流行于浙江省浦江县的黄宅、前吴、通化(今属兰溪)等地。浦江迎会始于宋代,至清代达于鼎盛。抬阁巡游是浦江迎会的重要活动之一,因此浦江迎会又称“抬阁”并以奇、险取胜。抬阁由会桌、抬扛、会栅、抬会人、站会小演员五部分组成,每张会桌挑选数名三至五岁活泼秀丽的童男童女扮演传统戏曲故事人物,在会桌上或悬空而立,或凌空飞舞,其造型采用传统戏曲人物形象为主体并进一步加以艺术化设计。2025-08-04,抬阁(芯子、铁枝、飘色)(浦江迎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18-19]
- 浦江乱弹
浦江乱弹是以浦江当地民歌“菜篮曲”为基础,并在“诸宫调”说唱艺术和我国最早戏剧南戏的相互影响下发展起来的。自南宋末年至明朝中叶的数百年间,一直以说唱艺术的形式流传于世。到了明朝中叶,浦江乱弹才由坐唱搬上舞台,并迅速在邻近州县流传。浦江乱弹的主要腔调有三五七、乱弹三尖、二凡、芦花调、拨子等,各分若干板腔,自成完整的系统。伴奏乐器以笛子、唢呐等吹奏乐器为主,弦乐器和弹拨乐器辅之,表演则粗犷有力。浦江乱弹剧目大约有300多个。浦江乱弹小戏《蓝知府断案》获得国际小戏艺术节金奖和“全国稀有剧种保护奖”。2006年,浦江乱弹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2]
- 浦江麦秆剪贴
浦江麦秆剪贴从传统麦秆团扇蕊剪贴脱胎而来,后逐步发展成挂屏、台屏等,到清代发展成独立的特色工艺。麦秆剪贴工艺复杂,需经浸、熏、蒸、漂、破、刮、染等二十余道工序,制成薄如蝉翼的麦秆片,再把麦秆片拼、挺、烫,最后剪、贴成品。浦江麦秆剪贴画在保持麦秆的自然光泽与纹理的基础上,吸收了国画、版画、剪纸、雕塑等诸多艺术表现手法。2008年,浦江麦秆剪贴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3]
- 郑义门营造技艺
郑义门,又称“江南第一家”,始建于北宋,创造了郑氏宗祠、十桥九闸、九世同居碑亭、木牌坊、老佛社、天将台、尚书第、御史第、圣谕楼等30余处古迹,同时更积累了形式多样和丰富多彩的营造技艺。因此,郑义门古建筑群及其传统营造技艺不仅是郑氏聚族同居的实物遗存,也是中国建筑传统技艺的实物例证,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和村镇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史料。2008年,郑义门营造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4]
- 浦江什锦
浦江什锦,以什锦班为组织,以坐唱为主要表演形式,表演组织俗称“什锦班”。浦江什锦在清朝时就已经很流行了。清咸丰、同治年间,李源莲塘沿农民画师李维贤随太平军作画,曾创作风俗画《坐唱班》一帧,现存浦江博物馆,可见当时什锦在浦江已十分风靡。据1985年秋调查,从清朝同治初年到1969年,我县产生过不同剧种的什锦班在一千班以上。
新中国成立后,浦江什锦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继续流行于民间,1964年城隍庙菩萨开光,聚会的什锦班就达120班。目前,浦江什锦仍有100余班活跃在浦江城乡。
浦江什锦的曲种有高腔、昆腔、徽戏、乱弹、滩簧、时调等,四十年代后在马剑、平湖等乡出现京戏和越剧什锦。其艺术表演形式多样、结构合理、分工明确,一般分正吹、副吹、鼓板、三弦、小钹、小锣等,除正吹不唱外,其余都分唱不同的角色。所用乐器,一般有先锋、笛子、梨花、吉子、徽胡、月琴、大钹、小钹、大锣、小锣等十几种。
浦江什锦班也时兴斗台。每逢庙会、神像开光、庆贺丰年等等,什锦班均要聚会斗台。演唱剧目根据不同的场合有严格区分。凡是喜庆场面、小孩满月、生日寿诞、春节迎龙灯时,什锦班都按不同寓意与内容选择表演节目,民俗色彩浓厚。
2012年,浦江什锦被列入第四批浙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53]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简介 | 图片 |
---|---|
仙华山风景区 仙华山风景区位于浦江县城北9千米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以山水文化和儒家文化及宗教文化为内涵,以山顶峰林为特色,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以观光揽胜、休闲度假为主要功能的风景旅游区。主要分四个景区:北为石峰林立、怪石纷呈的“仙华峰林”景区;南有明赵祟袍植梅数里的“梅坞香雪”景区,东为千岁宝掌和尚修行之地“宝掌幽谷”景区;西有山环水抱的“仙湖碧水”景区。共有24奇峰、14怪石异洞等120处景点。 [40] | |
神丽峡景区 神丽峡景区位于浦江县浦南街道,距杭州102千米,义乌12千米,杭金衢高速公路浦江出口7千米,交通便捷,是一个集旅游、住宿、餐饮、娱乐为一体的复合型景区。景区森林面积9000余亩,为典型的自然峡谷型景观,景区内植被茂密,峡内飞禽鸣翠、巨石嵯峨,水域面积达1.1平方千米。拥有受保护的动物和植物在400种以上,主要树种有松、木荷、枫树等。2017年12月,神丽峡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41-42] | |
白石湾景区 白石湾景区位于浦江与义乌之间,景区总面积约18平方千米,由东西二条30余千米长的峡谷组成。景区年均温13℃~17℃。据测定,景区内大气环境质量、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I级标准,是名副其实的天然“氧吧”。景区内有休闲接待区、露营烧烤区、天龙观瀑区、天井滩区和户外运动区,总游线达30千米。 [43] |
地方特产
播报编辑
- 浦江葡萄
浦江葡萄主要产于浙江省金华市浦江县浦南街道、黄宅镇、白马镇等15个乡镇。浦江葡萄果穗整齐紧密,平均果穗重551克;果粒饱满,大小均匀,平均果粒重13.7克,呈卵圆形,有籽;果粉完整;果皮紫黑色、易剥离,厚度薄、无涩味;果肉软,酸甜适度,汁液丰富,具有草莓香气。2025-08-04,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浦江葡萄”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2021年“浦江葡萄”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成功注册。 [5] [38-39]
- 浦江桃形李
浦江桃形李又称“桃麦李”,据说,它是县农业局在1984年开展全县果树资源普查时发现。因果形似桃,皮色似李,食之兼有桃李之风味,树型、树姿介于桃李之间,且产地主要在浦江,所以称它为浦江桃形李。桃形李果型奇特,果皮呈青黄色,色泽鲜丽,果肉呈淡黄色,口感细腻松脆,甜酸适口,而且营养价值丰富。2020年浦江桃形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 [6] [37]
- 浦江豆腐皮
浦江豆腐皮制作工艺精细,经打浆、高温、去渣、结膜而成,达到国家卫生标准。采用当地优质黄豆为原料。豆腐皮营养丰富,蛋白质、氨基酸含量高,据现代科学测定,还有铁、钙、钼等人体所必需的18种微量元素。豆腐皮可制作多种多样的荤素佳肴,既可充作家常便菜,也可用与各种宴会酒席。
著名人物
播报编辑
方凤(1241~1322年),字韶卿,一字景山,自号岩南老人。浦江后郑村人。试太学举礼部均不第,后以特恩授容州文学。宋亡,遁归隐于仙华山同里义乌合吴渭,僻家塾敬事之疾革命。其子樗题其旌曰:容州以志不忘故国。凤尝为吴渭主月泉吟社,所刊月泉吟社持二卷,郎为凤所主选,所著有物异考、野服考及存雅堂遗弃五卷(均四库总目),并传于世。 [36]
倪仁吉(1607~1685年),女,明末清初人,字心蕙,自号凝香子,浙江浦江通化龙池上金生村(今兰溪倪大村)人。葵明(尚忠)女,从小聪慧贞静,博通经史诗文,兼工书画刺绣。17岁嫁义乌吴之艺为妻,20岁守寡。一直奉养婆婆、养育侄儿以及吟诗作画中消磨岁月。善书,工诗、画,凡景之足以娱人意者,无不入诸绘染,即无不形诸啸歌。诗多五言、七言绝句,风神意境,并自不凡。
蒋兴俦(1639~1695年),字心越,初名兆隐,别号东皋、鹫峰野樵、越道人、心越子、越杜多等,浦江人。8岁时在苏州报恩寺出家为僧,13岁起云游东南诸省,寻师访道。清康熙十年(1671年)入杭州寿昌、皋亭诸寺参究禅法。当时与另一中国高僧独立性易齐名,被奉为“日本篆刻之父”。《日本琴史》也称“中国琴学盛于日本,实师之功”。 [36]
张瑞,开国少将,原名张咸祥,字瑞卿,浙江浦江人,开国少将。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了平型关战斗、陆房突围、沂蒙山区反“铁壁合围”和辽沈、平津等战役。建国后,历任中南军区三处处长兼通信学校校长、总参谋部军务部副部长。是第四、五届全国政协委员。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曾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楼阳生,男,汉族,1959年10月生,浙江浦江人,1976年8月参加工作,1981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职研究生学历,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曾任河南省委书记 [49]。现任中共第二十届中央委员 [50]。 [2]
荣誉称号
播报编辑
2019年5月,浦江县入选第十届中华环境奖。 [3]
2019年11月,浦江县入选七五普法中期先进县。 [7]
2020年6月,浦江县入选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 [9]
2020年7月,浦江县入选国家卫生县城。 [10]
2020年8月,浦江县入选“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县。 [4]
2020年11月,浦江县入选第三批节水型社会建设达标县。 [11]5日,拟入选“第二批浙江省戏曲之乡(县级)” [14]
2021年,浦江县入选拟授牌命名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县。 [15]
2023年10月,浦江县获评第三批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 [20]
2024年6月,入选全国县域旅游研究课题组、华夏佰强旅游咨询中心“2024年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排名第83。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