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 名
- 田弘正
- 字
- 安道
- 谥 号
- 忠愍
- 封 号
- 沂国公
- 所处时代
- 唐朝
- 民族族群
- 汉人
- 出生地
- 平州卢龙
- 出生日期
- 764年
- 逝世日期
- 821年
- 主要成就
- 归化朝廷,从平叛乱
- 主要作品
- 《谢授节钺表》《与李渤书》
- 最高官职
- 成德节度使、中书令
- 本 名
- 田兴
人物生平
播报编辑
早期事迹
奉表归国
812年(元和七年),田季安病逝,其子田怀谏袭任节度使,并召回田弘正,让他官复原职。当时,田怀谏将政事都交给家奴蒋士则决断。蒋士则处事不公,引起三军愤怒,都道:“兵马使是我们的主帅。”打算拥立田弘正。田弘正在家闭门不出,士卒便在府外大声鼓噪。 [3]
田弘正出来后,士卒都拜倒在地,请他到府衙理事。田弘正吓得跌倒在地,自知难以推脱,便对士卒道:“你们让我主持军务,我与你们约法三章,你们愿意听从我的话吗?”又道:“我要遵守朝廷法纪,将魏博的版图户籍交给朝廷,请朝廷任命官吏。在天子诏命下达之前,有敢请我做节度使的人斩首,有杀人抢掠的斩首!”三军将士尽皆应诺。 [4]
当日,田弘正便到府衙理事,斩杀蒋士则等十几人,随后表奏朝廷。不久,唐宪宗封田弘正为检校工部尚书、魏州大都督府长史、兼御史大夫、魏博节度观察等使、上柱国、沂国公,并赐名,命中书舍人裴度到魏州宣谕。 [5]
坚守臣节
自从田承嗣担任魏博节度使以来,房舍、衣饰多有逾越礼制之处,田弘正继任后,悉命撤毁。田弘正认为节度使府正厅太过奢华,平时只在采访使府厅堂处理政务。他还在府中建造书楼,收集藏书万余卷,在闲暇时常与幕僚佐吏谈论古今之事。对于属官的任命,田弘正也都向朝廷请示。 [6]
815年(元和十年),朝廷征讨淮西节度使吴元济,田弘正也派儿子田布率军助战。淄青节度使李师道害怕田弘正攻打自己,不敢公开支持吴元济。吴元济的援军断绝,最终被官军平定。后来,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反叛,田弘正又奉召征讨。王承宗惊惧之下,以二子为质向田弘正求和,并献出德州、棣州。 [8]
818年(元和十三年),朝廷命田弘正与宣武军、义成军、武宁军、横海军一同征讨李师道。田弘正自杨刘渡河,在郓州(今山东东平)四十里外扎营,并击败淄青军大将刘悟。不久,李酝、李光颜等军三面进攻,淄青军形势危急。 [9]
819年(元和十四年),刘悟倒戈,回到郓州,斩杀李师道,向田弘正请降。淄青镇得以平定,田弘正因功被封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同年八月,田弘正入朝,并在麟德殿奏对,加封检校司徒、兼侍中。田弘正意欲变革节度使承袭之风,便将兄弟子侄都派到朝中为官。 [10]
遇害
820年(元和十五年),王承宗病逝,唐宪宗便改任田弘正为成德节度使,检校司徒、中书令、镇州大都督府长史。田弘正因长期与成德军交战,与成德士卒有旧怨,便让两千魏博军随行护卫。后来,田弘正上表朝廷,要求将这两千兵马留在成德,并要求朝廷供给军饷,但是度支使崔倰却不肯同意。田弘正四次上表朝廷,崔倰都不加理会。 [11]
田弘正对家人非常优厚,兄弟子侄在两都(长安、洛阳)为官者生活奢侈,每日花费近二十万钱。田弘正供给魏博、成德两镇财货,车辆络绎不绝,河北士卒都非常不满。后来,朝廷赐给成德士卒一百万缗钱,却没有按时送到,将士更加不满。成德军都知兵马使王庭凑,性情果敢狡诈,密谋作乱,常借小事激怒将士,但由于魏博兵马尚在,不敢贸然行动。 [12]
人物评价
播报编辑
李纯:田宏正,受天地之正性,明君臣之大节,才贯文武,识探古今。熙百志以立身,坚一心而奉主,积诚自久,遇事乃彰。晓於群情,率以大顺,遂提六郡之地,首革两河之风。及负海阻兵,徵师问罪,又能长驱义旅,直抵虏城。一鼓而凶徒褫魄,再战而元恶传首,永清氛沴,功实卓然。 [16]
元稹:田宏正首以六州之众,归於朝廷,开先帝之雄图,变河朔之旧俗,除去苛暴,昭宣惠和,爱人如身,养士如子,拊循教训,必以忠孝为先,是以魏之师徒,一年而知恩,二年而知礼,三年而知相与让於道矣。故南征淮、蔡,东伐青、齐,北定赵地,元勋茂绩,皆自魏师。 [17]
刘昫:朝廷治乱,在法制当否,形势得失而已。秦人叛上,法制失也;汉道勃兴,形势得也。臣观开元之政举,坐制百蛮;天宝之法衰,遂沦四海。玄宗一失其势,横流莫救,地分于群盗,身播于九夷。河朔二十余州,竟为盗穴,诸田凶险,不近物情。而弘正、孝忠,颇达人臣之节,沂国力善无报,殆天意之好乱恶治欤! [18]
蔡东藩:王承元徙镇而成德安,刘总弃官而卢龙安,合以魏博田弘正,谨守朝旨,河朔之乱,庶乎息矣,唐廷乃激之使变,果胡为耶?田弘正与成德有隙,不应轻徙,张弘靖有文无武,更不应轻调,一变骤起,一变复乘,至起复田布,再令遘祸,既害其父,又害其子,弘正与布,虽未尝无失,要之皆唐廷处置失宜之弊也。 [20]
轶事典故
播报编辑
倚若长城
平定淄青后,田弘正入朝,三次上表请求留在朝中。唐宪宗慰劳道:“上次韩弘称病不肯赴镇,朕让他留在朝中,如今你又这么要求,朕也应该答应。但是魏州百姓都思念你的仁政,周围藩镇也畏惧你的威名,你就像朕的长城一样,怎能留在朝中呢?”于是田弘正返回魏博。 [21]
宽以惠民
李师道败亡前,紧张多疑,听到风吹鸟飞就怀疑有什么变故,于是下令禁止郓州人在一起饮宴相聚,行人也不许悄声私语,如有违犯,就严刑惩处。田弘正进入郓州后,将这些苛法全部废除,放纵百姓们游乐,寒食节也不禁行人往来。有人劝道:“郓州人随同李师道数年,与朝廷为敌,现虽已平定,人心尚未安定,不可不防。”田弘正道:“如今淄青暴乱为首者已经诛除,应当施行惠政,如果仍以严刑为政,那就好比是以夏桀来代替夏桀,又有什么改善呢?” [22]
家庭成员
播报编辑
田氏,讳兴,字弘正,平州卢龙人。曾祖璟,官至郑州别驾;祖延恽,官至安东都护府司马,沂国既贵;父庭玠,官至银青光禄大夫相州刺史中丞
曾祖:田璟,郑州别驾。 [23]
母亲:荥阳郑氏,赠韩国太夫人。 [24]
孙子:田鐬(huì,天平节度使)、田在宥(安东都护)、田在宾 [23]
个人作品
播报编辑
史籍记载
播报编辑
《资治通鉴·卷二百三十九·唐纪五十五》 [28]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唐纪五十六》 [29]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一·唐纪五十七》 [30]
《资治通鉴·卷二百四十二·唐纪五十八》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