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市(Bengbu City),别称“珠城”,安徽省辖地级市,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位于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总面积5951平方千米 [1]。截至2023年3月,蚌埠市下辖4个区、3个县。 [5]2024年末,蚌埠市常住人口326.2万人。 [72-73]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蚌埠古代因多蚌而得名,意为遍布河蚌的码头。 [34]蚌埠是淮河文化发祥地之一,距今7300年前双墩文化遗址出土的刻画符号,被确认为中国文字的重要起源之一;治水英雄大禹在此劈山导淮、召会诸侯;流传迄今的汉民族最具代表性的民间舞蹈——花鼓灯,被周恩来总理誉为“东方芭蕾”,列为国家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 [33]市境内有涂山、张公湖等4A级旅游景点。蚌埠市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园林城市、皖北新型城镇集聚区、皖北承接产业转移集聚区、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 [70]还是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蚌埠港是千里淮河第一大港。 [33]
2024年,蚌埠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3亿元,比上年增长5.2%。 [71]
- 中文名
- 蚌埠市
- 外文名
- Bengbu City
- 别 名
- 珠城
- 行政区划代码
- 340300
- 行政区类别
- 地级市
- 所属地区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徽省
- 地理位置
- 华东地区
安徽省东北部
淮河中游 - 面 积
- 5951 km2
- 下辖地区
- 4个市辖区、3个县 [1]
历史沿革
播报编辑
春秋战国时期,今蚌埠曾分别为徐方、鲁、宋、吴、越、楚等国邑地。
明朝时期,明洪武年间,钟离县先后改为中立县、临淮县,增设凤阳县;今蚌埠市区西属凤阳府怀远县,东属凤阳府凤阳县;今固镇县分属凤阳府宿州及凤阳府怀远县、凤阳府宿州灵璧县、凤阳府泗州五河县、凤阳府凤阳县。濠州先更名临濠府后更名凤阳府,全境均属凤阳府。
清朝时期,清沿袭明制全境属凤阳府,雍正年间泗州脱离凤阳府,五河县属泗州,其余均属凤阳府。其中凤阳县主簿衙门驻小蚌埠镇,清同治二年(1863年),划凤阳县马村沟以西、怀远县席家沟以东、灵璧县后楼为蚌埠独立行政区,置三县司,直属安徽省凤阳府。
民国三年(1914年),全境属安徽省淮泗道(治凤阳县)。同时废蚌埠三县司,今蚌埠市淮河以北划属灵璧县,淮河以南划属凤阳县;今固镇县仍为宿县、灵璧、凤阳、五河、怀远等县分领。民国十六年(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正式废道,凤阳县、怀远县、灵璧县、五河县先后直属安徽省。
民国十八年(1929年)初,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翌年撤销,仍属凤阳县。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怀远县、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四区、第四专区,五河县先后改属第七区、第六专区。
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凤阳县城由府城迁至蚌埠,同时蚌埠又为安徽省会(当时名为凤阳县蚌埠镇)。抗日战争胜利后,怀远县改属安徽省第十专区,凤阳县先后改属安徽省第九专区、第五专区,五河县属安徽省第四专区。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11月,蚌埠成立市政筹备处。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月1日,蚌埠正式设市,脱离凤阳县(府城又重新作为凤阳县城),辖原属凤阳县的淮河以南部分地区和淮河以北小蚌埠地区,直属安徽省,为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城市。
1961年,撤销蚌埠专区,重新设立宿县专区,怀远县、五河县属宿县专区,蚌埠市由安徽省直辖。
1964年,由宿县、灵璧县、怀远县、五河县衔接处各一部,析置固镇县,属宿县专区。
1983年7月,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由宿县地区划归蚌埠市。 [24]
行政区划
播报编辑
2025-08-07,国务院同意蚌埠市东市区更名为龙子湖区,中市区更名为蚌山区,西市区更名为禹会区,郊区更名为淮上区。 [23]
截至2024年5月,蚌埠市辖4个区、3个县:龙子湖区、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怀远县、五河县、固镇县,另设有2个功能区:蚌埠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蚌埠市经济开发区。 [1] [5] [51]市政府驻蚌山区东海大道3115号。
区划名称 | 政府驻地 | 下辖区划 |
---|---|---|
解放路 | ||
东海大道3858号 | ||
涂山路429号 | 秦集镇(由蚌埠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代管)、朝阳街道、纬四街道、张公山街道、大庆街道、钓鱼台街道、马城镇、长青乡(由蚌埠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代管) | |
小蚌埠镇淮上大道 | 淮滨街道、小蚌埠镇、吴小街镇、曹老集镇、梅桥镇、沫河口镇 | |
禹都大道501号 | 榴城镇、鲍集镇、龙亢镇、河溜镇、常坟镇、双桥集镇、魏庄镇、万福镇、唐集镇、白莲坡镇、褚集镇、古城镇、荆山镇、淝南镇、陈集镇、淝河镇、徐圩乡、兰桥镇 | |
惠民路8号 | 城关镇、新集镇、小溪镇、双忠庙镇、小圩镇、东刘集镇、头铺镇、大新镇、武桥镇、朱顶镇、浍南镇、申集镇、沱湖乡、临北回族乡 | |
城关镇浍河路206号 | ||
参考资料: [1] [56-63] |
地理环境
播报编辑
位置境域
蚌埠市位于安徽省北部,北纬32°43′—33°30′,东经116°45′—118°04′,北与宿州市埇桥区、濉溪县、灵璧县、泗县接壤,南与淮南市、凤阳县相连,东与明光市和江苏省泗洪县毗邻,西与蒙城县、凤台县搭界,西南与淮南市相携,西北与濉溪县、蒙城县接壤。城市东西最长距离32.3千米,南北最大跨度23.5千米。京沪铁路从境区中部纵贯南北,淮河自西向东流过境南,辖区大部分处于淮北平原南端 [2]。区域面积5951平方千米。 [1]
蚌埠市
地形地貌
蚌埠市幅区属黄淮海平原与江淮丘陵的过渡地带,处于江淮分水岭的末稍。境内以平原为主,南部散落丘陵;地面西北倾向东南,自然坡降为万分之一左右。市区大部分座落于淮河南岸,除市中心有孤立蚌山(小南山)一座外,市的东、南、西部有大小20余座山环绕,在市区445.4平方千米的土地上,丘陵山地50平方千米,水面15.3平方千米。地貌主要分平原、丘陵和台地3种。境内平原以黄泛平原为主,另有河间浅洼地平原、含有丘陵的河流低阶地及傍河的河滩地。台地主要分布在沿河以南波状地区,由戚嘴组黄土所构成,分平岗地和倾斜岗地两种。蚌埠丘陵主要分布在市郊淮河以南,为江淮丘陵的北缘。山丘基岩大都经过风化剥蚀而出露,间或有残坡积物,基本不发育,具粗骨性。按地面高度可分为高丘陵和低丘陵。 [2]
地质
在大地构造上,蚌埠市幅地位于新华夏第二沉降带和秦岭纬向构造带的复合部位,属中朝准地台中淮河台坳的次级构造单位,称“蚌埠台拱”。它早在震旦纪已具明显的抬升作用,至寒武纪晚期形成陆地,嗣后一直呈古陆状态。蚌埠地质历经5次构造运动急剧时期,即蚌埠期、凤阳期、加里东期、燕山期和喜山期,不仅沉积岩层发生褶皱、断裂,也发生岩浆的侵入和喷出活动。地层系华北地层区淮河分区,缺失了中、晚古生界。早古生界以前地层,以变质岩和海相地层为主,而中生界、新生界则以陆相和火山岩为主。蚌埠地层可分上太古界、下元古界、上元古界青白口系、寒武系、侏罗系、白垩系、第三系和第四系,其它地层缺失。蚌埠地质构造、沉积作用较复杂,多次构造旋回作用形成的褶皱广泛出露,蚌埠一带台穹成为淮北、淮南含煤区的天然分界。 [2]
气候
蚌埠市属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与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的过渡带,兼有两个气候带的特点。季风显著,四季分明,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无霜期较长。但因处在中纬度,冷暖气团活动交锋频繁,且变化大,加之降水集中,常有旱、涝气候灾害发生,对农业生产有一定影响。蚌埠市日照丰富,辐射热量充足,能满足农作物一年两熟的需要。全年日照可照时数,按天文台测算为4429.2小时,闰年可达4440.1小时。但因阴雨、雾障等因素,实际年日照时数平均仅为2167.5小时,日照率为49%。实际日照时数年际变化很大,据历史气象资料记载:1956年日照时数最多,达2461.5小时;1985年日照时数最少,仅1675.1小时。蚌埠年气温变化和月气温变化有一定的周期规律。年平均气温15.1℃,高于淮北和皖西山区。气温年内变化,1月份最低,平均气温1°C;7月份最高,平均气温28.1℃。气温年比较差27.1℃。 [2]
水文
自然资源
播报编辑
植物资源
蚌埠市地处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及热带落叶阔叶与常绿阔叶混交林带过渡的地带,主要植被属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也称为夏绿林。蚌埠植被除耕耘的农作物外,在市郊张公山、燕山、曹山、老山、芦山、黄山、锥子山等山场有近20年内营造的人工林,属幼龄林区,也伴有少量的老龄人工林木。人工林单一,纯林多,混交林少,一般为黑松、马尾松与刺槐、麻栎的混交。在沿淮滩河堤岸边,营造有防护林带;村庄周围多林木茂密。市区道路两旁以杨树、梧桐、雪松、中槐为主;市郊公路边已普遍绿化,除杨树外,还有柳树、泡桐、刺槐等树种。郊区园艺场及林果专业村种有苹果、梨、葡萄和石榴等经济林木。蚌埠常见乔木有140余种,常见灌木有70多种,常见藤本有10多种,中草药有600多种,常见栽培植物有200多种。 [2]
动物资源
蚌埠市境内野生的动物、昆虫主要有:野兔、野鸡、獾、刺猬、黄鼬、豹猫、夜鹰、蝙蝠、鼠、蛇、蟮、青蛙、蟾蜍、蜥蜴、壁虎、大雁、小燕、喜鹊、乌鸦、麻雀、野鸭、斑鸠、鹭、布谷鸟、啄木鸟、鸬鹚、鹌鹑、龟、鳖、蟹、黑鱼、泥鳅、田螺、蚌等。 [2]
矿产资源
蚌埠市矿产资源相对贫乏,主要矿产资源为煤矿、铁矿、金矿和水泥用灰岩矿。市已发现矿产地276处,矿产23种(含亚种),其中能源矿产1种(煤),金属矿产7种(铁、岩金、砂金、铜、铅、锌、银),非金属矿产13种,水气矿产2种(地下水、矿泉水)。矿床规模表现为小矿多,大矿少。大型矿床4处(煤矿3处,地下水水源地1处),中型8处(含矿泉水),小型62处,小型矿床以下的矿产地占已发现矿产地的73.19%。非金属矿产地占矿产地总数的91.64%。砖瓦用粘土矿产地179处,占矿产地总数的65.09%;建筑石料用灰岩矿26处,占矿产地总数的9.45%。 [2]
人口
播报编辑
2024年末,蚌埠市常住人口326.2万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为60.79%,比上年提高1.14个百分点。 [73]蚌埠市是多民族聚居城市,少数民族中以回族为主,尚有人口数量极少的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布依族、瑶族、白族、畲族。
参考资料来源: [21] [35-39] [49]
政治
播报编辑
经济
播报编辑
综述
2024年,蚌埠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313亿元,比上年增长5.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87亿元,增长2.2%;第二产业增加值714.1亿元,增长6.2%;第三产业增加值1311.9亿元,增长5.2%。三次产业结构由上年的13.2:32.3:54.5调整为12.4:30.9:56.7。人均地区生产总值70908元,比上年增长5.9%。 [73]
2024年,蚌埠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85.1亿元,比上年增长3%。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完成397.1亿元,增长7.6%。其中,教育支出73.6亿元,增长2.1%;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63.3亿元,增长3.1%。
参考资料来源: [21] [35-39] [49]
第一产业
2023年,蚌埠市第一产业增加值280.4亿元,增长3.7%。 [49]
2023年,蚌埠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2.3万公顷,其中小麦面积25.5万公顷,稻谷面积10.5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9万公顷。2023年,蚌埠市粮食产量290.7万吨,比上年增长1.6%。油料产量32.1万吨,增长0.6%。蔬菜产量283.9万吨,增长2.8%。水果产量61.9万吨,增长2.5%。 [49]
2023年末,蚌埠市生猪存栏98.7万头,比上年下降8.9%;全年生猪出栏202.7万头,增长5.7%。肉类总产量45.4万吨,增长5%。禽蛋产量11.1万吨,增长14.4%。水产品产量13.3万吨,增长3.2%。 [49]
2024年,蚌埠市粮食作物播种面积52.4万公顷,其中小麦面积25.7万公顷,稻谷面积10.4万公顷。蔬菜种植面积5.9万公顷。全年粮食产量293.2万吨,比上年增长0.9%。油料产量32.2万吨,增长0.3%。蔬菜产量290.3万吨,增长2.3%。水果产量63.6万吨,增长2.9%。 [73]
2024年末,蚌埠市生猪存栏100.5万头,比上年增长1.8%;全年生猪出栏193.8万头,下降4.4%。肉类总产量44.8万吨,下降1.2%。禽蛋产量11.4万吨,增长3.0%。水产品产量14.1万吨,增长2.8%。
第二产业
2024年末,蚌埠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104家,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3%。其中,国有企业增长8.3%,股份制企业增长6.1%,外商港澳台企业增长7.5%。全市主要工业行业增加值增速有增有降,其中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比上年增长17.4%、化学原料及制品制造业增长4.4%、纺织业增长12.2%、烟草制品业增长0.6%、汽车制造业增长12%、医药制造业增长5.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长6.3%,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降18.4%。 [73]
2024年,蚌埠市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中,日用玻璃制品、起重机、烧碱、饲料、电子元件、卷烟分别增长47.1%、45.3%、24.4%、11.5%、5.9%、0.3%,液晶显示模组、商品混凝土、水泥、气体压缩机分别下降68.7%、29.3%、21%、13%。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实现营业收入1568.1亿元,比上年增长4.2%;实现利润总额52.9亿元,下降15.2%。
2024年,蚌埠市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188.9亿元,比上年增长4.7%。具有资质等级建筑企业500家,完成产值691.7亿元,增长6.2%。房屋建筑施工面积3254万平方米,增长1.4%;房屋竣工面积1001.2万平方米,下降14.5%。 [73]
第三产业
2023年,蚌埠市第三产业增加值1152.7亿元,增长5.8%。 [49]
- 固定资产投资
2024年,蚌埠市固定资产投资比上年增长3.6%,其中工业投资增长0.4%、技术改造投资增长0.1%、民间投资下降8.5%。分产业看,第一产业投资增长26.8%,第二产业投资增长0.4%,第三产业投资增长4.8%。
2024年,蚌埠市房地产开发投资193.9亿元,比上年下降25.7%;房屋销售面积204.9万平方米,下降20.6%;房屋销售额110.9亿元,下降30.2%。 [73]
远景五河绿色能源装备制造产业基地、经开区8英寸MEMS晶圆生产线、高新区宁波华彩智能电器、龙子湖区年产120万平方米全固态电子薄膜等289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完成目标任务的144.5%;弗迪电池年产5万吨动力电池电解液、盛世年产4500万平方米高透特种封装材料等142个项目竣工建成,完成目标任务的139.2%。 [49]
- 国内贸易
2023年,蚌埠市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47.6亿元,比上年增长7.3%。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098.6亿元,增长7.3%;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45.8亿元,增长5.7%。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1190.3亿元,增长5.5%;餐饮收入157.3亿元,增长23.2%。 [49]
2023年,蚌埠市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零售额比上年增长7.7%。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4.1%,石油及制品类增长36%,汽车类增长6.9%,日用品类增长13.5%,中西药品类下降4.9%,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23.8%,化妆品类下降2.3%,书报杂志类增长11.2%。 [49]
2024年,蚌埠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12.7亿元,比上年增长4.8%。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154亿元,增长4.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258.7亿元,增长5.2%。按消费形态分,商品零售1248.6亿元,增长4.9%;餐饮收入164.1亿元,增长4.4%。限额以上企业(单位)消费品零售额比上年增长5.2%。其中粮油、食品类增长7.6%,石油及制品类增长11.5%,汽车类增长6.3%,日用品类增长24.1%,中西药品类下降2.6%,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增长15.8%,化妆品类下降4.9%,通讯器材类增长2.9%。 [73]
- 对外经济和旅游业
2024年,蚌埠市进出口总额22.1亿美元,比上年下降12.9%。其中,出口14.5亿美元,下降12.7%;进口7.6亿美元,下降13.3%。全年外商直接投资累计到资8544万元,比上年下降48.2%。实际到位内资874.9亿元,增长8.9%。 [73]
2023年,蚌埠市全年实现国内旅游总收入401.3亿元,国内旅游人数5525.7万人次。全市旅行社83家;星级饭店(宾馆)7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3家、三星级3家;A级及以上旅游景点35 个,4A级6处。 [49]
- 邮政电信
2024年,蚌埠市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66亿件,比上年增长17.45%。其中,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3.34亿件,增长19.37%。电信业务总量27.1亿元,电信业务收入25.1亿元。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31.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329.7万户,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161.7万户。
- 金融和保险
2024年末,蚌埠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669.1亿元,比年初增加235.5亿元,同比增长6.9%。其中住户存款2583.2亿元,比年初增加306.9亿元,增长13.5%;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915亿元,增加427.5亿元,增长12.3%。
2024年,蚌埠市实现原保险保费收入81.4亿元,比上年增长3.4%。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37.4亿元,增长6.1%;人身险原保险保费收入44亿元,增长1.2%。年末,全市保险公司共48家。 [73]
社会事业
播报编辑
科学技术
2023年,蚌埠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77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912家,总量居全省第5位。全市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家,省重点实验室12家;省实验室和省技术创新中心各1家;省企业研发中心14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1004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7.1件/万人,比上年增长10.6%。 [49]
2024年,蚌埠市认定高新技术企业319家,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1019家,总量居全省第5位。全市有国家级创新平台10家,有全国重点实验室1家,省重点实验室9家;安徽省产业创新研究院1家;省实验室和省技术创新中心各1家;省企业研发中心27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全年发明专利授权量1164件,每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7.8件,比上年增长2.6%。全年输出技术合同成交额210亿元,增长25%;吸纳技术合同成交额271亿元,增长15%。 [73]
教育事业
2023年,蚌埠市共有驻蚌高校6所;中等职业教育学校17所,其中中等技术学校13所,中等师范学校1所,成人中等专业学校3所;普通教育学校1259所,其中普通中学189所(高中42所,初中147所),小学522所,幼儿园542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专门学校1所。 [49]
2023年,蚌埠市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35692人;普通教育学校在校学生645604人,其中普通中学在校学生229035人(高中在校学生73247人,初中在校学生155788人),小学在校学生317971人,学前教育在园(班)幼儿97931人,特殊教育学生2624人(特殊教育学校在校生667人)。 [49]
2023年,蚌埠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4.31%(含技校在校生)。 [49]
2024年,蚌埠市共有中等职业学校11所,均为中等技术学校。基础教育学校1108所,其中,普通中学184所(高中43所,初中141所),小学465所,幼儿园453所,特殊教育学校5所,专门学校1所。全市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1610人。普通中学专任教师15945人,其中高中5292人、初中10653人。小学专任教师17703人,幼儿园专任教师6049人。特殊教育学校专任教师108人,专门学校12人。全市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学龄人口入学率100%,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8.74%(含技校在校生)。 [73]
类别 | 学校名单 | ||
安徽省示范性普通高级中学 | |||
安徽省五河县第一中学 | |||
中职中专学校 | |||
安徽粮食经济技师学院(安徽科技贸易学校) | - | - | |
普通高等学校 | 蚌埠医科大学 [41] | ||
蚌埠工商学院(民办) | |||
蚌埠经济技术职业学院(民办) | - | ||
军事学校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兵种大学蚌埠校区 |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蚌埠校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蚌埠校区 |
- | - | ||
参考资料: [6] |
文化体育
2023年,蚌埠市全年送戏下乡3667场,开展“我们的节日”“温馨蚌埠·欢乐珠城”、四季村晚、广场舞展演、“大地欢歌”乡村文化年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2180余场。加快推进基层公共文化场馆数字化服务,全市75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线下服务一体机、有声图书墙建设覆盖率达100%。全市1132个村(社区)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实现全覆盖。 [49]
2023年,蚌埠市全年组织开展各级各类体育赛事和培训活动300余场次,覆盖人群40余万人。举办全国乒乓球锦标赛、全国青少年体育舞蹈锦标赛、全国国际式摔跤冠军赛、全国武术散打冠军赛、亚洲羽毛球明星巡回赛、蚌埠“幸福蚌埠 跑靓淮河”半程马拉松赛等赛事。全员全项参加23项全省青少年比赛,取得了128块金牌。注册运动员2690人,二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294人,国民体质常态化监测3000人。新建、改建、扩建城市住宅小区和行政村健身设施376处,体育公园和口袋体育公园14处,百姓健身房9处。 [49]
医疗卫生
2023年年末,蚌埠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686个,其中医院114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54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5个,其他卫生机构2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29369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187人,注册护士14180人。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20659张,实有床位26139张,其中医院编制床位16883张,实有床位22351张。 [49]
2024年年末,蚌埠市有医疗卫生机构1772个,其中医院119个、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625个、专业公共卫生机构26个,其他卫生机构2个。全市卫生技术人员30132人,其中执业(助理)医师11686人,注册护士14559人。医疗卫生机构编制床位20975张,实有床位26905张,其中医院编制床位17170张,实有床位23107张。 [73]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〇二医院 | ||
蚌埠市第四人民医院 | ||
- | - | |
更新至2020年 |
社会保障
2023年末,蚌埠市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82.7万人、30.7万人、58.66万人、43.2万人、37.13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85.14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73.1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金100%按时足额发放。 [49]
2024年末,蚌埠市职工基本养老、失业、医疗、工伤四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85.76万人、30.89万人、59.93万人、45.71万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278.47万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172.27万人。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和失业人员失业金100%按时足额发放。 [73]
人民生活
2023年,蚌埠市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6796元,比上年增长4.8%。人均消费支出22992元,增长4%。其中,食品支出增长0.1%,医疗保健支出增长7%,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8.2%,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3.5%。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34元,比上年增长8%。人均消费支出15614元,增长4.9%。其中,食品支出增长6.2%,医疗保健支出增长9.3%,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5%,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6.3%。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4%。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4平米。 [49]
2024年,蚌埠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8621元,比上年增长3.9%。人均消费支出24280元,增长5.6%。其中,食品支出增长5.6%,医疗保健支出增长3.5%,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9.4%,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0.8%。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3%。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9平方米。全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763元,比上年增长6.4%。人均消费支出16763元,增长7.4%。其中,食品支出增长7.3%,医疗保健支出增长6.3%,交通和通信支出增长9.8%,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增长11.4%。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4%。农村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4.6平方米。 [73]
交通运输
播报编辑
概况
2025-08-07,国务院印发《“十三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发展规划》,要求完善综合交通枢纽空间布局。结合全国城镇体系布局,加快建设蚌埠市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优化完善综合交通枢纽布局,完善集疏运条件,提升枢纽一体化服务功能。 [8]
2023年,蚌埠市全年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54.1亿元,比上年增长5.8%。全年公路客运量634万人,比上年增长87.9%;公路货运量28311万吨,增长6.3%。年末全市汽车拥有量62.9万辆,比上年增长6.1%,其中个人汽车53.3万辆。小型、微型载客汽车拥有量50.3万辆,其中个人小型、微型载客汽车48.3万辆。 [49]
2024年,蚌埠市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173.3亿元,比上年增长6.5%。全年公路客运量616万人,比上年下降2.7%;公路货运量29406万吨,增长3.9%。2024年末全市汽车拥有量66.7万辆,比上年增长6%,其中个人汽车57.3万辆。小型、微型载客汽车拥有量54.2万辆,其中个人小型、微型载客汽车52.2万辆。 [73]
水路
蚌埠市地处淮河中下游,水路运输优势明显,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水路枢纽。作为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蚌埠港为全国28个主要内河港口之一,年吞吐量上千万吨。蚌埠港可四季通航江苏、上海、浙江、江西等省市,还可以借助已开放港口通达海外。
铁路
蚌埠市是华东铁路运输网的重要节点,京沪铁路、淮南铁路在蚌埠交汇,蚌埠南站为京沪高铁七大中心枢纽站之一,同时京福高速铁路自蚌埠南站引出。
蚌埠南站是京沪高速铁路沿线七大客运站之一,站房规模20000平方米,道场共24股线路,设7处500米的长站台,可同时停靠13对列车。已通车的京沪高铁、京福高铁有115趟高速动车组列车停靠蚌埠南站。
蚌埠站是京沪线上的一等客站,从蚌埠站乘火车可直达国内25个省会城市(哈尔滨、长春、沈阳、呼和浩特、乌鲁木齐、拉萨、西宁、成都、西安、兰州、银川、太原、石家庄、济南、郑州、武汉、长沙、合肥、南京、南昌、广州、杭州、福州、贵阳、昆明);3个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近20个沿海沿疆城市(延吉、丹东、大连、秦皇岛、葫芦岛、烟台、东营、青岛、日照、连云港、嘉兴、绍兴、宁波、温州、台州、宁德、厦门、东莞、深圳)。蚌埠南站乘坐高速动车组可以直达哈尔滨、长春、沈阳、北京、天津、济南、青岛、郑州、南京、徐州、上海、杭州、宁波、武汉、长沙、南昌、南宁、广州、福州、贵阳、厦门、深圳等多个省会城市及沿线重要城市。
公路
2025-08-07,G329一级公路长淮卫淮河大桥至解放北路段正式开通运行,标志着蚌埠市中环线北环全面建成通车。中环线北环全长13.3千米,与G329共线,道路红线宽度70米,双向6车道一级公路建设标准,设计速度60千米/小时。工程于2018年9月开工,历时两年半圆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中环线北环通车后,有效缓解市区淮上大道通行压力,同时加快推进蚌埠市交通运输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助力社会经济建设。 [25]
蚌埠绕城高速公路是东侧的蚌五高速、北部的宁洛高速、西部的京台高速、南侧的蚌淮高速(凤阳县刘府至淮南市曹庵),构成蚌埠中心城区高速大外环。由北侧的曹北大道、东侧的沫凤大道、南部芦山大道以及西面的206国道构成都市区外环。中心城区形成“四横三纵”的快速路格局(四横:淮上快速路、淝河路、东海大道、南外环路;三纵:大庆路、解放路、老山路)。
航空
历史文化
播报编辑
蚌埠市是花鼓灯、泗州戏、凤阳花鼓戏的发源地。花鼓灯,有东方芭蕾美誉,流传在怀远、凤台、凤阳、颍上等地。泗州戏,又称拉魂腔,与山东、江苏、河南一带的柳琴戏同出一源。凤阳花鼓戏,又名卫调花鼓、卫调花鼓戏,发源于蚌埠市龙子湖区长淮卫镇。蚌埠不仅是凤阳花鼓戏的发源地,也是北派凤阳花鼓戏的发源地,与凤阳花鼓、花鼓灯并称凤阳三花。凤阳花鼓,主要剧目有《凤阳歌》、《王三姐赶集》、《孟姜女》等。 [9]
五河民歌:五河民歌只要流行与五河、凤阳、蚌埠及周边地区,五河民歌发源于五河县小溪镇(原属凤阳县)代表曲目有《摘石榴》、《洗白衣》、《打菜苔》等。 |
风景名胜
播报编辑
《安徽省“十三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建立蚌埠“旅游中心城市”,发挥旅游产业动力极、旅游活力迸发极、旅游线路放射极的极化作用,充分释放其战略潜能,在更大范围内、更广领域上带动全省旅游业的整体发展。
双墩文化,坐落在蚌埠市淮河北岸的小蚌埠双墩村的“双墩遗址”,是安徽省境内发现的一处早期新石器时代遗址。 | |
大禹治水圣地涂山,即位于今天的怀远县有4A级涂荆山风景区,涂山也是当年大禹治水时会诸侯之地,他在此娶涂山氏女为妻,并留下“三过家门而不入”的千古佳话,存有涂山庙、启母石、禹会村、千年银杏、圣泉、灵泉等胜迹。每年农历3月28日前后3天为禹王庙会,远近百姓纷纷前来祭祀朝拜,感戴大禹的治水功德,场面盛大。 | |
凤台县峡山峡、怀远县荆山峡、五河县浮山峡为淮河“三峡”,加之治淮工程中建造的淮河蚌埠闸,上桥水利枢纽工程等。 | |
蚌埠“大明皇家游乐世界,位于市东南郊龙子湖区的西芦山内,距市区约10千米,项目规划期为2011年至2025年,总投资约25亿多元。项目规划目标为蚌埠市休闲娱乐新地标、皖北首个5A级旅游景区。项目区重点建设综合服务中心、皇家温泉度假区、大明小镇、皇家主题乐园等。 | |
国家AAAA景区。位于蚌埠市西南部,总面积72公顷,是市内最大的公园。1973年始建,1983年正式开放。公园由和化陂湖(现更名张公湖)组成,湖中有半岛。园西部有动物园;园北大门西侧辟有儿童乐园,有“玩童”、“母子羊”、“春雨”等雕塑。 | |
蚌埠花鼓灯嘉年华项目坐落于陶山脚下,西至朝阳南路,北邻燕山路,南至黄山大道,一期占地830亩,总投资将达9.3亿元人民币。 | |
湖上升明月位于蚌埠市美丽的龙子湖南部,是一个以修复重建450栋不同地区传统民居建筑为主的旅游项目。项目建设目标是创建国家5A级风景旅游区。 |
名优特产
播报编辑
怀远白莲坡贡米:白莲坡贡米产于怀远县茆塘乡(今白莲坡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据传乾隆皇帝下江南,途经茆塘找郢一带,但见这里无垠稻田中簇簇白莲盛开,问一老者得知,此地乃“白莲坡”,盛产优质大米,色香味美,煮之能挑三层皮。便令取之做粥,尝之果然味美无比,龙颜大悦,御赐“白莲坡贡米”,作为进贡皇宫的御米。据史料载:清御膳食谱的“八珍糕”第一位即是芡米。又一传说至嘉庆年间,皇帝钦定的白莲坡芡米为贡品,“白莲坡贡米”由此名扬海内。
固镇石雕茶壶:采用产于灵璧县的磐石(又名八音石)等雕刻而成。其形体古朴淳厚,大小结构与紫砂壶无异。
笛膜:又称苇膜(芦苇空心杆中的一层薄膜),条状,约为20多公分。
著名人物
播报编辑
大禹之子,为涂山氏所生。中国第一个王朝,夏朝的建立者 | |
东晋谯国龙亢人(今属怀远)。政治家,文学家 | |
明朝开国功臣,著名军事家,元濠州钟离人(今凤阳),死后葬于蚌埠市龙子湖区双龙山下 | |
常遇春(1329年—1369年),字伯仁,号燕衡,元濠州怀远人(今怀远)。至正十五年(1355年)投奔朱元璋。,扫平江南群雄,为朱元璋称帝铺平了道路,被加授中书省本章军国重事,封鄂国公 | |
当代
著名唢呐艺术大师,凤阳县长淮卫人(今属蚌埠市龙子湖区),代表曲目《百鸟朝凤》 |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 | |
固镇人,十三届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主任 [31] | |
196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7年9月参加工作,中央学校研究生毕业,工程师 | |
著名花鼓灯艺术大师,冯派花鼓灯创始人,2012年荣获中国舞蹈艺术终生成就奖 | |
苏禹 | |
创作歌手,新晋导演,演员,爱心中国形象大使。是凭借一首《不要在我寂寞的时候说爱我》一夜走红的前T.R.Y组合的成员。 曾获某杂志评选的“最有价值新人”,这让贡维特一跃成为风靡大陆的“元气女声”,她独特的气质和清新自然的演唱风格不得不让歌迷着迷 | |
田祖恒 | |
杨明 | 1998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化学学家 |
著名法学家。原最高人民检察院副院长、国务院法制办副主任 | |
原中国足协副主席 | |
美声歌唱家,空政文工团歌唱演员 | |
成名作:电影《和你在一起》2002年底,中央电视台——中国经济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和2003年中国新年音乐会,唐韵受到特别邀请,担任首席小提琴手,他的激情演奏,让亿万观众为之倾倒 | |
一级文学创作 | |
潘成稷 | |
2004年金威国际模特大赛中国赛区总决赛中十佳、在2004年第十届中国模特之星大赛上获最佳音乐奖;多次出演中国国际时装周时装发布会 | |
中国体操队主力。2002年全国体操冠军赛平衡木冠军。2003年体操世锦赛团体第四。2004年全国体操锦标赛高低杠冠军。雅典体操赛高低杠比赛金牌 | |
曾任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专职,副部长级) [30] | |
刘同庆 | 著名中医肿瘤专家,“克癌7851”发明人,在国际医学界率先发现铜元素具有抗癌功能,比墨西哥科学家的发现领先整整三十年 |
知名文化策划人,中国影响力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汶川地震小英雄林浩公益工作室负责人,四川影响力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第三届国际乒乓节暨第二届国际矿冶文化旅游节开幕式晚会《站在新起点》总策划制作人,纪念毛泽东诞辰120周年电影《黄土情》合肥/蚌埠首映仪式策划导演。曾于2003年受到美国前总统比尔克林顿的接见 | |
吴代琳 | 大辫子太极服创始人,香港国际武术节陈式太极拳比赛冠军,太极剑亚军 |
1988年生,海政文工团舞蹈演员。从小就离开家乡前往北京戏校考学,学习舞蹈表演,2012年与李倩领舞春晚点题之作大型主题舞蹈《龙凤呈祥》 | |
中国流行男歌手、音乐制作人、吉他手。2025-08-07发行个人首张原创专辑《模特》,凭借这张专辑提名第25届金曲奖五项大奖并获得最佳新人奖,实现了从制作人到歌手的转型。2025-08-07发行概念EP《作曲家》,获得第二届音悦v榜最佳音悦人;同年9月4日签约华纳唱片,11月28日正式发行第二张同名专辑《李荣浩》。2025-08-07发行第三张专辑《有理想》 | |
中国足球运动员,2025-08-07出生,籍贯安徽蚌埠。现效力于贵州人和足球俱乐部国酒茅台队,张成林是沈阳金德培养出来的球员,场上位置后卫。2012赛季效力贵州人和出场27次,进球3个,助攻2个,随贵州人和足球俱乐部国酒茅台队获得2012年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殿军,2012年中国足协杯亚军,2013年中国足协杯冠军 | |
许鑫磊,蚌埠80后男歌手,代表作品《家乡兄弟》。 [10] |
荣誉称号
播报编辑
日期 | 荣誉称号 |
---|---|
2017年11月 | 被评选表彰为第五届全国文明城市 |
2025-08-07 | 蚌埠入选2017中国特色魅力城市200强 [11] |
2018年 | 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 [12] |
2018年11月 | 入选中国城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13] |
2019年8月 | 被评为2018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 ” [14] |
2025-08-07 | 入选全国城市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城市 [15] |
2025-08-07 | 入选第四批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地区名单 [16] |
2025-08-07 | 入选“2019中国地级市全面小康指数前100名” |
2020年1月 |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2019”发布,蚌埠排名第96 [3] |
2020年6月 | 被授予“第五届安徽省文明城市”称号 |
2020年8月 | 入选“2019年中国外贸百强城市”名单 |
2025-08-07 | 入选全国双拥模范城(县) [4] |
2025-08-07 | 被国家卫生健康委等授予“无偿献血先进省(市)奖” [17] |
2021年1月 | 入选2018-2020周期国家卫生城市(区)命名名单 [18] |
2021年1月 | 获评2020年特色型信息消费示范城市(公共服务类) [19] |
2025-08-07 | 入选第四批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公示名单 [20] |
2021年10月 | |
2021年12月 | 入选2017—2020年度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名单 [26] |
2022年1月 | 入选安徽省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重点城市名单 [27] |
2022年2月 | 入选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名单 [28] |
2022年11月 | 蚌埠市“石湖西瓜”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局核准注册,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32] |
2025年4月 | 荣获全国双拥模范城称号 [76] |
对外交往
播报编辑